新华网南京10月10日专电(记者 张展鹏)无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红育将应邀出席10月12日至20日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将现场演示无锡精微绣。
无锡刺绣艺术称为“精微绣”,根据汉代刘向《说苑》记载,无锡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刺绣服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红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首创“双面精微绣”,与一般双面绣相比,技术要求更高,在针、线、色、料上更严谨讲究,尤其在绣刺细部时,须将一根丝线分成八根,全凭手眼与心灵相通方能绣成。
在国庆长假中,赵红育精心准备将在德国现场演示的绣品――反映唐朝宫廷仕女打马球场景的《打马球》:作品中有8个仕女、8匹马,人物及动物姿态各异,色彩古朴。她已经对画面做了大致的铺垫,等到德国时再“开脸”,即绣上人物、马匹的眼睛。
此外,赵红育还准备了10件反映中国文化的刺绣作品,如《丝绸之路》《阿房宫》《寄畅园》《无锡古运河》等,这些绣品及有关工具已运抵德国。
来源:新华网
编辑: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