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遗产"香云纱"归属地受深圳佛山两地关注
中新社佛山六月二十七日电 (记者 孙建驹)“香云纱染整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欧阳小战日前成为深圳第二批市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而香云纱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梁珠则质疑欧阳小战没有入选资格。香云纱的归属地问题在深圳和佛山两地广受民众关注。
香云纱,又名莨绸。是一种采用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经含矿河涌塘泥覆盖后,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用香云纱缝制的衣服由于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以谐音称“香云纱”。
据佛山市顺德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张新杰介绍,二OO八年六月,顺德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六月十二日,顺德伦教成艺晒莨厂的梁珠获颁香云纱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纪念章,顺德是目前唯一完整传承香云纱独特的手工工艺的产地。
据了解,顺德的香云纱生产企业虽然遭遇濒临倒闭的处境,而顺德人基于只有南(海)番(禺)顺(德)地区生产的香云纱才是正宗的,并未对香云纱品牌做大力的宣传推广。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圳却巧妙地运用文化作桥梁,着力打造香云纱品牌,早年已成功注册“香云莎”商标,二OO四年又申请获得国家颁布的深圳首家、广东省第二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有专家学者认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看,生产性的传承保护是比抢救性保护更具生命力、延续性的方式。香云纱在顺德生产,却在深圳完成了升华。
香云纱在顺德保持了最核心、最原始的全套制作工艺,在深圳依托强大的时尚创意设计,完成了从传统的布料到现代时装的蜕变,文化含量与设计创意让香云纱实现“增值”。
深圳是文化创意之城、是设计之都,大量设计人才的聚集地,已经到了用文化创造财富的阶段。而佛山这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上,还处于为文化产业花钱的阶段。
事实上,香云纱的“佛山开花深圳香”体现的正是人才的竞争。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