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把非遗保护工作深化并发展下去
作者:2026 创建时间:2009-06-01 11:19:00

把非遗保护工作深化并发展下去

    本报讯 (四川日报记者 王向华 覃丹 方晓哺 成都日报记者 陈文勇 张魁勇) 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在成都会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主任辛格,以及专程来川出席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相关活动的31个国家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政协主席陶武先,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省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陈光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道明,副省长黄彦蓉,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洲等参加会见。

  陈昌智对各位嘉宾前来参加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进入21世纪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获得顺利通过。这无疑有利于各国在规划未来发展蓝图时搭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架构,即将文化建设置于发展战略中更加重要的地位,高度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均衡发展。这为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昌智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我们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同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特别是国内城镇化、工业化速度加快,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巨大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任重而道远。值得庆幸的是,在中国,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各学术机构、民间社团组织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中国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认定命名传承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各地参与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的热情也在不断提高。我们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肯定和支持,并将一如既往配合组织把这项工作深化、发展下去。

  辛格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活态的文化遗产中的一种形式,它包括了一些非常基本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活态的文化和传统的成分。今天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让我们来祝贺中国,因为中国在2004年12月就已经成为世界上第6个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中国保护非遗的决心和意愿在2007年得到了再一次体现――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承办了有68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的扩大会议。特别是在过去的12个月里,中国政府、四川省和其他援建省,都在努力推进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十分值得赞赏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而且肯定中国文化部以及四川省政府对于举办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努力和组织工作,我们也预祝第二届非遗节取得成功。

  省政府秘书长于伟,市领导徐季桢、何华章、邓全忠、孙传敏、王忠林,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毛志雄等参加会见。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编辑: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