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刘延东看望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学者
作者:1630 创建时间:2009-01-22 11:09:00

 

刘延东看望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学者
 

    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调研、座谈,看望专家学者、艺术家。

    在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的陪同下,刘延东首先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新教学楼,参观了教学科研设施,仔细询问学生们有关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学习心得等方面的问题,并与他们亲切交谈,鼓励他们勤勉好学、树立志向、扩大眼界,为弘扬中华文化积累知识、打好基础。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刘延东详细了解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58年来取得的丰硕的学术成果,参观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几十年来收藏的珍贵文物,还特别欣赏了当年阿炳演奏、由钢丝录音机直接转录出来的《二泉映月》,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永恒魅力赞不绝口。随后,刘延东听取了王文章的专题汇报、著名专家学者资华筠、范曾、刘梦溪等的先后发言,并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们亲切座谈。

    刘延东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全国艺术家、文化工作者表示新春祝福。她说,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我国唯一一所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科学研究机构,成立58年来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学科门类日益齐全,文献资料积累丰富,综合研究实力越来越强,成为我国艺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艺术创作的重要高地、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她说,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人才济济。中国艺术研究院曾经汇集了梅兰芳、程砚秋、黄宾虹、张庚、郭汉城、王朝闻、杨荫浏、蔡若虹、缪天瑞、葛一虹、吴晓邦、侯宝林、傅惜华等一大批艺术大师和艺术研究大家。今天,在座的很多著名学者、艺术家,都活跃在学术研究、创作和教学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令人可喜的是,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中青年学者,已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中坚力量。二是硕果累累。中国艺术研究院完成了一大批在新中国艺术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奠基性和独创性的重要成果,如《中国戏曲艺术通史》、《中国戏曲艺术通论》、《中国美术史》、《中国音乐史稿》、《中国电影史》、《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中国建筑艺术史》以及《中华艺术通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为我国艺术科学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在组织我国昆曲艺术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方面,中国艺术研究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成就,既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骄傲,也是中国艺术研究事业的宝贵财富。三是生机勃勃。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坚持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教学创新,着力提升科研水平,在理论研究、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特别是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无漏洞管理和效益管理以及分配制度改革等,调动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发了创新发展的活力。中国艺术研究院已形成了艺术科研、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三足鼎立”的良好发展格局,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深厚的发展潜力,为我国的艺术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延东指出,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国文化事业同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一样,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文化工作的努力方向。这就要求整个文化战线更加自觉地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更加自觉地致力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更加自觉地加大文化创新的力度、文化基础建设的力度、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更加自觉地致力于培养造就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相称的代表性的艺术家和标志性的文化艺术成果。

    刘延东强调,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推动我国艺术科研、创作、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全体员工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努力把我国的艺术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第一,坚定方向,使文艺研究真正做到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繁荣发展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面鲜明的时代旗帜,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包括艺术研究都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建设和谐的民族精神文化家园,是艺术研究工作者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要在文艺研究和创作中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思想,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要尊重艺术研究的独特规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促进各种学术流派的发展,尊重艺术研究的独特创见。

    第二,繁荣创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艺新需求。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应该涌现出更多体现盛世风采、人民群众喜欢、能够流传下去的精品力作,这就要求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沉下心来、深入生活、潜心创作,同时也要给艺术家们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推出最优秀的精神食粮。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全体文艺工作者和艺术研究工作者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科学性的统一,增强文艺理论研究和创作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努力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要坚持和发展传统文艺形式和方法,同时要善于利用现代技术来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表现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第三,着眼未来,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优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国家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文艺研究和创作要充分发挥在文化创造、传播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承担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正在筹建中国工艺美术馆及中国戏曲博物馆、中国音乐博物馆。这“三馆”建设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工程,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重视,也寄托着许多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待。要努力把“三馆”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好、使用好,使之真正成为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子孙后代的精品。

    第四,夯实基础,着力加强艺术研究、创作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充分激发艺术家们的科研、创作热情。要拓宽视野,采取多种形式,吸纳海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参与创作。特别要解放思想,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环境,努力造就一批大师级的艺术家,让优秀中青年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同时,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内艺术学科建制最为全面的研究生教育基地,要充分发挥雄厚的导师人才优势和学术优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研究、创作和教学相结合,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刘延东最后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大改革、大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也应当是艺术激情迸发的时代,是各方面人才和智慧得以充分展示的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发努力,锐意进取,努力创新,不断取得艺术研究的新成就,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气氛热烈,掌声连连。文化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同志,中国艺术研究院陈醉、田青、杨飞云、朱乐耕、莫言、吴为山等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