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成果在京发布
本网讯 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成果12月30日在北京发布,这次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行业情况调查,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行业发展成果的一次真实记录。
2006年9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立项申请进行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得到文化部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批准立项,并拨付专项资金,从2007年9月18日全面启动至今完成。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红女士宣读了普查成果,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王山介绍了普查情况。
这次普查工作在地域上覆盖了我国大陆所有省区市。普查的类别遵循国家统计局《统计上使用的产品目录》,参照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分类方式,将我国工艺美术分为雕塑工艺品、金属工艺品、漆器工艺品、花画工艺品、天然植物纤维编织、抽纱刺绣、地毯挂毯、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民族工艺及其它制品、陶瓷工艺品、烟花爆竹等11大类。普查共发放《工艺美术品种调查》等10种表格,回收表格1.7万份。
通过这次普查,深入了解了我国工艺美术行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传统工艺美术品种的生存状况。对于进一步研究经济国际化、文化多元化新形势下工艺美术的历史定位和发展方向,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工艺美术行业发展规律及其特色,不断加强工艺美术行业的基础建设,促进全行业的理论创新、技艺创新和体制创新具有特殊的意义。
依据普查成果,现已完成《全国工艺美术普查报告》,内容分为“普查工作篇”、“普查成果篇”、“政策建议篇”3个篇章,汇总了这次普查的基本数据,记录了普查的主要成果,并对今后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普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我国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共258万人,工艺美术行业共有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1787人,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65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422人。在36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仍在从事创作的有267人,还在授徒的219人,享受政府津贴的95人。
截至2006年,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共有企业4.97万个,其中工业企业3.49万个,批发零售企业1.48万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39个。
截止2006年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05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2094亿元,年均增长率54.45 %。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69亿元,占行业工业总产值的51.84%。
在工艺美术特色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因工艺美术产品销售而增加了人均可支配收入。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已由相对封闭转向全方位对外开放,行业功能由单一的出口创汇,转变为多种功能的重要载体,有些传统名牌工艺美术品种,已经成为城市和地区对外交往与发展的“名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工艺美术行业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文化品位具有积极作用。
链接:《全国工艺美术普查报告》摘要
(编辑: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