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遗产 我们共同的责任
日前,为更好地保护和抢救地震灾区羌族文化,中国民族博物馆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关注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延续、传承,并为之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倡议全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汶川是羌族聚居县。汶川以及其他羌族聚居县严重受灾,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城以及诸多羌寨几乎被夷为平地,绵延数千年的羌族文化遗产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羌族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羌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夺目的奇葩。我们坚信,虽然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遗产遭受惨重毁损,但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鼎力支持下,羌族人民一定会重建起美好的家园,羌族文化也一定会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中国民族博物馆是我国惟一的国家级民族博物馆。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向全社会倡议,在关注抗震救灾的同时,关注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延续、传承,并为之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目前,我们特别需要的是:
――关于灾后羌族文化现状(特别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情况;
――关于羌族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关于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遗产资金的筹集;
――关于羌族文物(藏品)及羌族有关资料(研究成果、图书、图片、音像制品等)的线索提供及捐赠;
――关于博物馆之间以及与社会各界在抢救保护羌族文化遗产方面的合作。
我们期待,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爱心热流在中华大地上不竭地奔涌;我们期待,在走出凄风苦雨之后,羌族文化如璀璨的彩虹升起在祖国的天空。
希望与羌族文化同在!
(来源:人民网 记者:常红)
(编辑: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