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世界遗产,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作者:623 创建时间:2007-10-23 10:16:12

世界遗产,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结合后,《格林童话》说,他们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童话毕竟是虚构的,现实的婚姻生活,理论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很难实现。一些名胜古迹的管理部门和世界文化遗产荣誉称号之间,好比是一对恋人,一旦心想事成,喜结“连理”,从此它们之间,会不会有矛盾或困局之类的尴尬发生?开平碉楼的“申遗”困局,颇具代表性。

  作为开平碉楼“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黄金周,游客蜂拥而至。来自广东开平旅游部门的统计数字,前往开平碉楼参观的游客同比增长了三倍。开平碉楼游客猛增,如何保持原生态成为难题。(《南方都市报》2007年10月14日)

  圆了“世界文化遗产”梦后的开平碉楼,已经登上了其“文化政治”的巅峰,剩下的事情,便是如何保持这种弥足珍贵的“文化政治”荣誉了。成也申遗,现在得到了验证,笔者的担忧在于,是否有一天,开平碉楼同样遭遇“败也申遗”的可悲命运?这样的败兴话,我不想说,也没人愿意听。问题在于,加入开平碉楼附近的村落,到处都是“碉楼农家饭”,到处都是拉客的村民,饭馆包围下的碉楼古迹,会不会被炊烟所侵蚀?即便全部使用天然气,炒菜的油料使用高档的进口棕榈油,商业化的生态环境,早晚也会让开平碉楼面目“憔悴”。 “我想像中这里应该是一个古朴、宁静的乡村。但现在到处都是经商的,根本没有那种感觉!”这样的感受,绝非说这番话的佛山的黎先生的个人感受。“既然是开平碉楼与村落,那么除了保护碉楼,还应该保持这里的民俗民风。否则,只是几座楼在这里,其它的都变了,又有什么用呢?”东莞吴先生的担忧,更有历史眼光和深度。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已经不是开平自己的碉楼,而是全世界的。申遗不是目的,保护才是最根本的宗旨。不无遗憾的是,我们一些名胜景区,一旦申遗成功,保护的力度不如以前了,赚钱的欲望却高涨了。既要鱼,还要熊掌,这种“贪欲”,绝非开平一地所有。按照笔者的理解,世界文化遗产,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被授予地必须肩负起保护遗产的历史重任。在保护和开发经营之间,前者是“熊掌”,后者是“鱼”,宁可要没有鱼的熊掌,也不要仅有鱼而被伤害的熊掌。问题在于,时下国内的一些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景区的管理者,颠倒了鱼和熊掌的关系,误将创收赚钱当作“熊掌”,当保护当作“小鱼”。如此势利的眼光,显然过于短视了。“一味强调保护,而不开发和发展,也不会有游客慕名而来,也无法调动利益各方保护碉楼的积极性,反而不利于碉楼的保护。”开平旅游局局长这个“以游养保”的观点,看似冠冕堂皇,实在经不起推敲。一旦因游毁楼,甭说赚不了钱,即便赚钱,你还保护什么啊?碉楼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至上才是正道。如果以后像别的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亮了黄牌,再去做被动性的保护,岂不是有点危险?

  文化遗产保护这个“鱼和熊掌”,很难兼得。作为政府部门,要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而不是只对任期内的GDP负责。还碉楼一个安宁,是政府的职责,赔钱也兑现曾经的承诺。(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记者:刘海明)

(编辑: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