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06   星期五   农历冬月初六   大雪 大雪
“非遗”保护:燃起民众激情
作者:605 创建时间:2007-09-28 08:04:26


“非遗”保护:燃起民众激情

  日前,继家喻户晓的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嵊州吹打、舟山锣鼓等39项代表项目相继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之后,浙江又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遗”名录体系,从而使该省“非遗”保护项目达到2000多个。

  8月在山西大同举行的国际剪纸艺术展,吸引了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40多位剪纸艺术家参加,300多件流光溢彩的剪纸艺术作品,辉映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纸上走入生活的身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几年风生水起,气象万千,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逐步建立,民众的保护热情被逐层点燃,文化自觉意识成为看得见的风景。

  政府高度重视

  2006年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非遗”成果展,一直持续了33天,35万人参观,因参展人数众多,反响强烈,展览两次延期。人头攒动的场面,30多位民间传承人现场展示的绝活,显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魅力。

  “非遗”保护,在我国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就特别强调,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同时,民众意识逐渐觉醒,文化自觉成为新景,推动我国“非遗”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先有“十套集成志书”问世,继而国务院发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2001年起,我国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连续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非遗”保护步入新的里程;2003年,我国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设立“文化遗产日”。此外,518项国家级名录公布,国家、省、市、县四级遗产名录体系建立,保护传承人,举办国际论坛等等,我国“非遗”保护有声有色,举世瞩目。

  民众的保护热情水涨船高,中华民族保护“非遗”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从上世纪初兴起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搜集、保存,再到近年来对文化的自觉守望、从身边做起……详尽展示了中华民族“非遗”保护的光辉之旅。近五六年来,全国各地的保护、展览、演出,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等活动,更是此起彼伏,波澜壮阔。各级党委政府和民众的保护意识普遍提高。江苏、浙江等省还评审公布了一批优秀传承人和优秀传承团体,实施传承人津贴制度;甘肃省环县编写的《道情音乐欣赏》和《皮影欣赏及手工制作》教材下发全县605所中小学校,从小培养少年儿童喜爱和保护道情皮影,等等,社会各界释放出巨大的保护热情。

  政府的重视与民众的热情,凝成空前的统一指向,“非遗”保护由以往的单项保护,逐步走向整体、系统、全面保护阶段,走进历史最好时期。

  民众主动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世人称为“人类不能消失的未来心跳”。非遗保护,不光是保存历史遗迹以满足人们对昔日文化的怀念,更是为了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延续传统文化甚至生活本身。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公众的参与意识日益增强,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人类“未来心跳”变得更加有力。

  近几年河北武强、湖北秭归等地民众自发守护文化遗产的故事,令人不胜感慨。年画、端午习俗等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让他们心甘情愿自觉守候。贵州黎平县侗族风雨桥被洪水冲毁时,当地数百名群众自发跃入洪水中,拼死打捞风雨桥构件,三天三夜的奋争,从贵州打捞到广西,抢救回75%的构件,使风雨桥得以重建。风雨桥是侗族人生命中的桥,承载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当地人参与保护的意识在此得到集中再现。

  民众的参与是最好的保护,这一理念也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当年印度政府准备开发撒巴瑞玛拉寺庙地区以“造福”一方时,工程区域内每一棵可能会被砍伐的树木都被当地人紧紧抱在怀里,他们准备用自己的肉体去阻挡刀斧。长时间以来这种“拥抱运动”吸引了从农民到市民的成千上万人士的参加。

  一位学者指出,公众参与保护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众中呈现出旺盛的生命状态,是保护的最高境界。在我国,民众参与保护有着悠久传统,根基深厚,参与面越来越广。除了仍以文化工作者为主外,还有律师、实业家、教师、学生、记者、工人、农民、士兵等加入到保护行列之中,“非遗”保护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运动”。人们与“非遗”的感情日显亲密。“文化遗产日”的设立,更显示了当代中国对自己文明的认识高度,“非遗”保护成为亿万民众的共同事业。

  在快速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中,每分钟都可能有一位老艺人、一门手艺或一首民歌消失,每秒钟都可能会有一座老房子被拆掉。社会飞速发展,“非遗”所依存的农耕文明的土壤逐渐削弱和消失,文化保护只有全体民众支持和参与,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传承民族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众是保护者,也是享有者。一位文化界人士认为,“非遗”真正为社会公众所共享,成为公众情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将在更大的空间、更广的范围有效保护和延续历史文脉,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以维护和实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到传承和发扬。其最终目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目前的非遗保护,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有两种。一是记忆,融入历史课程,用现代手段记忆下来。二是传承,鼓励传承,让文化遗产活态延续。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人类许多鲜活的文化记忆由此生动流传。

  我国一系列保护举措,强力推动了非遗的传承与发扬,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戏曲演出、民俗节庆、手工制作,以及江南丝竹、侗族大歌、马街书会等,正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新景观,折射出人们对新生活的喜悦与期望。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指出,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民众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当地民众积极投入到维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事业之中,倾心持久地参与守护,文化遗产将回归应有的尊严,享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而民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情相守之际,也是民众基本文化权益得以维护和实现之时。

  胡锦涛同志在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贺信中指出:“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非遗保护为守护人们的精神家园,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举措和行动,尤其是“文化遗产日”的设立,清晰勾勒了党和政府保护发展民族文化传统的战略意图。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终于一齐携手踏上回家的路,体验到精神家园的温暖与激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记者:刘玉琴)

(编辑: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