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韩熙载”故宫“夜宴图”--孙家正、郑欣淼、李洪峰等领导观看演出
作者:588 创建时间:2007-09-19 16:43:27


“韩熙载”故宫“夜宴图”
--孙家正、郑欣淼、李洪峰等领导观看演出
 



《韩熙载夜宴图》演出剧照 

  中国文化报:9月15日,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以古典南音乐舞戏的方式,在故宫皇极殿前的宁寿门前徐徐“展开”。南音、乐舞、名画,与诗词、茶道、花道相融合,让数百“赴宴”宾朋,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某个夜晚……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文化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李洪峰,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和王文章、李文儒、卜键、邵大箴、田青、叶廷芳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到场观看演出,体验了环境与艺术融为一体的审美享受。

  九龙壁前精美的茶点、被大雨清洗过的苍松,迎候着四方嘉宾。步入皇极殿前庭院,坐定于仿画中榻椅之上,一百位妙龄花季少女立于每组榻椅之前表演插花艺术,让来宾的心情在音乐响起之前已经进入到观赏夜宴的情境当中。

  随着南管乐声响起,韩熙载从宁寿门前的台阶上拾级而下,峨冠登场,气度不凡。全剧共分六幕,“沉吟”“清吹”“听乐”“歇息”“观舞”“散宴”,既将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情景表现得生动细致,在音乐、舞蹈的总体编排上又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刻画出人物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无论是南音的浅吟低唱,还是款步轻移的翩翩身姿,都营造出以南音和梨园乐舞合二为一的独特意境。其中的四块舞、十八罗汉舞、踏球舞,从编舞到表演都可圈可点,而南音中特有的压脚鼓的表演,一反民间打击乐热烈、喧闹的表现方式,轻柔、别致、新颖。在“歇息”一幕中,台上演员退下歇息,百位少女手捧盛满热水的瓷瓶走入观众席,为每一位赴宴观众奉上精心调制的抹茶。在观赏茶道的过程中,台上台下相互呼应,观众也成为环境戏剧中的一员了。空气中散发着秋夜特有的清新气息,自然而然的一阵风吹,让款步而行的少女们突然间衣袂飘飘,恍若天仙,那种美的享受突然触动心弦,让人非常感动!曲终人散,戏里戏外的宾客都要退席了。九龙壁前的庭院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琉璃之光似美丽银河从天而降,在夜色中散发出幽幽光亮,伴随着宾客们走出梦境,却在记忆中留下了永远的回味……

  演出由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台湾汉唐乐府共同主办。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象征华夏文明一脉相承的艺术精品。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场演出的背后,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艺术创新与继承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播与普及,等等,都提供了绝好的话题供进一步深入探讨与总结。

(编辑: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