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来了,我们有必要穿汉服吗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国人的心情日渐激动。关于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的服饰,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西装、唐装、中山装还是“汉服”?在各种呼声当中,“汉服”支持者的声音最大,争取活动也做得最成规模。今年4月5日,国内20余家网站联合发布了《复兴华夏礼仪服饰,展现五千年的辉煌――北京奥运会服饰礼仪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建议奥运会礼仪服饰采用“汉服”,有100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以及民间文化机构的教授、博士、学者和海外文化界人士在这份倡议书上签名。那么究竟什么是“汉服”?为何有人倡议穿“汉服”?这个主张可行不可行呢?
什么是“汉服”?
为什么选“汉服”?
所谓汉服,是指夏商周至明代华夏民族所着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服饰,广义的是指包括衣、冠、面饰、鞋等共同组合的整体礼仪系统,包括深衣。深衣样式是上衣和下裳相连,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倡议书》的执笔人、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赵宗来说,“汉服”有3个必备要素,即交领、右衽、系带,而深衣是华夏礼服的最佳选择,足以代表传统服饰,也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倡议书》写道: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因此,把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的礼服是最佳也是唯一的选择。
穿什么不是小事
“服饰礼仪是华夏文化的重要载体。”倡议者之一蒋庆提到服装的文化意义时说,文化有内容也有形式,“汉服”在形式上是有象征意义的,“变衣冠”也是“变文化”的开始。
有人可能对“汉服”这个词有疑义。赵宗来说,对于“汉服”,我们更强调一种文化认同,《左传?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华夏”强调的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在清朝以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汉服”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退出历史舞台也有许多人为因素在内,这是客观事实,我们心态要端正,但必须正视。
一种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很重要,要相互促进,不可偏废。有人擅长从精神上把握,有人则倾向于将传统因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还有人是从民族自尊自信和对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对待传统文化。“汉服”爱好者多属于后两种情况。赵宗来认为,这些都应当被容许。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认为,“汉服”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象、一种民族服装,在大型活动――像奥运会的开幕式,穿上当然很好,但将其极端化、宗教化也是要避免的。文化既要有精神内核,也要有物质呈现,相对而言,服饰毕竟是表层的东西。“关键不在于穿什么,而在于是否认同传统文化。我看穿唐装也不错。可以约定一种服饰来宣扬一种东西,而不是必定要穿什么。如果说‘汉服"能够形成民族凝聚力,唤醒国人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认同,而国民又都接受它,那穿起来当然是最好不过了。我们在热衷于这些表象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发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穿“汉服”不方便?
《倡议书》倡导:在奥运期间,我们应该向全国人民倡导身着华夏民族最具特色的服装――深衣,尤其是北京市民以及观看比赛的市民、华侨。《倡议书》还鼓励国民在日常生活中也穿深衣。
“古语说‘便民不法古",毕竟褒衣博带不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呀!”针对记者这一疑问,倡议发起者之一王育良说:“我们不是复古,而是因为它是好的。而且古人穿着‘汉服",劳动强度比现代要大,可也没有不适应。日本人至今还穿着宽大的和服,能说他们生活不现代吗?我们倡导一种体系,而不是唯一的款式。”
赵宗来的态度则较为宽容:“深衣是士民的礼服,在一些重要场合穿着,在现代也可以代表国家、民族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穿不穿则看个人的爱好了。”
倡穿“汉服”,知其不可而为之
近年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开始恢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在增长,“汉服”运动是其中的一个表现,而此次倡导在北京奥运会上穿“汉服”,也只是“汉服”运动的一个小插曲,绝非某一部分人一时冲动。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穿“汉服”的意义要被大众认同,要形成潮流,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赵宗来认为,“汉服”要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困难有二:
首先,“汉服”已在清朝开国之初被统治者以严令中断,到现在已有400年之久了,老百姓已经淡忘了这种传统服饰,一时很难认同它。
第二,西方文明的冲击。近百年来我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也与此有关,二者互为因果。穿上西装革履,人们就成了“文明人”,而“汉服”反而成了奇装异服。
现在穿“汉服”的,多是高校师生以及一些学者或民间的文化人士,人群相对比较单一,人数也不多,但王育良认为,这个倡导具有前瞻性、引导性。而赵宗来则更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虽然我们的倡议被接受不太可能,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国民就更没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汉服"了。借此契机,我们将传统服装的文化意义提出来,倡导我们民族博大、宽容、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马继龙表示,这种民间倡议会被列入考虑,但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奥运服饰也要符合时代特点。
(来源: www.ccdy.cn 作者:池玉玺 罗云川)
(编辑: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