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
中国文化网: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将于8月22日至25日在山西大同市和广灵县举行,活动的主题为“继承、创新、发展;吉祥、和谐、友谊”。国际剪纸艺术展是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的一次国家级大型国际性文化活动。
本届国际剪纸艺术展将邀请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40多名剪纸艺术家一同参加,共展出来自世界各地300多件剪纸艺术精品。与往届相比,第三节国际剪纸艺术展无论是参展国家、纸品数量还是纸品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展览还将举行各国剪纸高手表演赛、大学生剪纸比赛、剪纸服装模特演示、国际剪纸高级论坛、《中国民俗剪纸史》发行典礼、中国(广灵)剪纸博物馆落成典礼、授予广灵县蕉山乡为"国际剪纸之乡"称号等系列活动。
本届国际剪纸艺术展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山西省文化厅、大同市人民政府、东西方艺术家协会主办,大同市委宣传部、大同市文化局、大同市旅游局、广灵县人民政府、东西方艺术家协会剪纸艺术家协会承办。
据展览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剪纸艺术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教授陈竟介绍,举办国际剪纸艺术展是为了保护和发展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促进各国民间剪纸艺术交流,展示和表演世界各国具有特色的剪纸艺术。同时,通过剪纸服饰演示以及大学生剪纸比赛等活动,让剪纸从纸上走入生活,让下一代了解并传承这种民间艺术,以抢救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使剪纸艺术真正成为走向世界的一种艺术,在5月8日至6月10日期间,艺术展已面向世界各国剪纸艺术家及剪纸爱好者征集剪纸作品及剪纸论文。展出作品是从国内外的2000多件作品中精心筛选出的、荣获金、银、铜及优秀奖的剪纸精品。
此前,国际剪纸艺术展已分别在南京与内蒙古自治区及林格尔县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届国际剪纸艺术展是在南京博物馆举办的,当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剪纸艺术展,共有300余件展品包括存世稀少的明清剪纸作品和当代剪纸艺术大师的代表作,非洲艺术家的剪纸作品也与人们见了面。来自海内外的著名民间艺术家在展览会上表演了剪纸、年画、面塑、皮影等绝技。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而则向国内外展示和介绍了林格尔县保护与发展被称作"活化石"的原生态剪纸的成果和经验。
剪纸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产生了仿生的"影像镂空"造型意识。从夏商周开始,就用树叶、皮革、布帛、金属箔等薄片材料剪镂形象。到汉代后,非纸"剪影镂空"工艺嬗变演化为剪纸,随着农耕社会民俗生活不断发展,成为流传于中国广大民众之中最普及的民间艺术。剪纸艺术是通过剪刀或刻刀,在纸上用镂空的手法创作出各种艺术造型,在中国民间源远流长,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天文地理,古今故事、世间百态、风土人情等等,无一不在民间剪纸中有所反映。
传统的剪纸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和文化。在中国,作为文化形态影响最广泛的就是剪纸。它就地取材,质料便宜,不需精雕细琢自有其淳厚古拙或纤巧天成之风趣,令人百观不厌,一直为人民喜爱。就剪纸艺术而言,它的工具和原料极其简单而易得,无论是民间剪纸艺人或广大农村妇女,他们随时随地拿出剪刀和几张纸片,即时就能发挥他们内心蕴藏着的艺术创作才能,其技艺之精,堪称巧夺天工。现在剪纸艺术已从中国传播到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民间艺术。中国剪纸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省的剪纸艺术有着古老的历史,是我国的剪纸大省。位于晋北大同市的剪纸艺术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位于大同东部的广灵县与河北蔚县在清代均隶属于大同府,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同也是彩色点染剪纸的故乡。广灵剪纸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广灵剪纸以其生动的想象力、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与染色、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独树一帜,已成为大同文化产业的一大品牌。因此即将在此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令人瞩目。
(来源:文化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