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3-24   星期一   农历二月廿五   春分 春分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隆重开幕
创建时间:2007-05-25 09:16:00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隆重开幕


    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致信祝贺。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宣布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省长蒋巨峰,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部长助理丁伟,教育部副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章新胜,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代表、文化助理总干事李薇丽,四川省副省长柯尊平,成都市市长葛红林等出席了开幕式和当天举行的一系列活动。

    在开幕式上,孙家正宣读了陈至立的贺信。陈至立在贺信中代表中国政府对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特别会议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她指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和体系初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局面正在形成。

    陈至立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世界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令人欣喜的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举办,对于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以及促进各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交流经验、广泛合作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协办的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总参会人数超过一万人,包括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60多支国内观摩代表团以及参加表演、展览和通过其他途径参加节会的人员。参与活动的市民和游客预计将达百万以上。

    包括我国在内的24个委员国代表、30余个缔约国代表、5个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观察员出席了当天开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特别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审议、制定“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遴选标准,咨询机构的认证标准及程序等。

    孙家正在特别会议开幕式上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必须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保留我们的民族记忆,使我们的精神血脉和民族基因得以延续和保持。

    鼓震华夏、风情五洲、舞动蓉城、龙腾盛世……精彩的“天府大巡游”,拉开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大幕。11支国外表演队伍、30余支国内表演队伍、数千名原生态表演者的狂欢巡游,让在场的上万名观众大饱眼福。当天开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简称“成都论坛”)汇聚了国内外众多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官员。他们将重点研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间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文化身份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等问题。会议将形成《成都宣言》,并用多国语言镌刻在石碑上,永久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内。当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开幕的博览会展馆面积达2.1万平方米,共展出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12个,有236个项目组织了传承人现场展演,古琴、昆曲、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及泉州南音、彝族海菜腔民歌、侗族大歌、川剧、四川曲艺等,则相继在当晚的《守望家园》主题晚会上一展风采。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组委会还安排了50多场免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出,并组织这些节目走进学校、工地、社区、SOS儿童村、荣军院等地,8个分会场活动和11项配套活动也将陆续开展。活动将一直持续至6月10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黄小驹 干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