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09   星期一   农历冬月初九   大雪 大雪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圆满落幕
创建时间:2006-05-11 12:54:4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圆满落幕

    由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具体策划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于3月16日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历时33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是我国政府举办的第一次全面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大规模重要展览,目的旨在深入宣传我国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政策和保护措施,全面反映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唤起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进一步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这次展览的内容主要包括口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在内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近5000平米的两个展览大厅里,2000余件实物和2000余幅照片以及大量文字介绍,涵盖了56个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精心设计和编排,采用文字、图片、实物、影视、多媒体和表演等现代展示手段,充分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极富观赏性和表现力。展览由“综合版块”和“地方版块”两大部分组成。综合版块着重就新近公示的501项“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以及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同时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的重要调研以及生态环境和基本形态做凝练概括等展示。地方版块着重介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资源及分布状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并结合优秀技艺传承人的现场表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特征和精神蕴涵加以直观的展示。

    为配合展览,承办方还于2月12日、13日、14日在民族宫大剧院组织举办了三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专场文艺晚会,将三批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人民共和国联合申报成功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还有一些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的项目,首次联袂登台向观众展示。

    展览始终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筹展期间,文化部孙家正部长多次作重要指示,周和平副部长亲自主持会议,听取汇报,并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重大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展览具体的筹备及组织实施单位,秉承多年来积极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优良传统,在王文章院长的领导下,调集田青、吕品田、孙建君、徐艺乙等2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策划、论证,反复研讨展览方案,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保证了展览的如期举行。展览还得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地区多家博物馆的支持。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也积极参与和支持此次展览,许多工艺大师为了让观众更为直观地感受,不计报酬进行现场表演,不辞辛苦地反复讲解,赢得了众多观者的赞赏与喝彩。

    展览期间,李长春、陈至立、刘云山、顾秀莲、热地、华建敏、刘延东、张思卿、罗豪才、黄孟复、张榕明、路甬祥、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孙家正等领导先后到馆参观,一些相关部委的领导及部分离退休老干部也参观了展览。有关领导在对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示赞叹,对保护工作及其成果予以肯定的同时,还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做好普查工作,制定保护规划,抢救珍贵遗产,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努力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有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浙江省,在此次展览中带来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当属乐清民间艺人世代相传的“乐清龙档”,这一件工艺精湛的优秀展品是从事龙档制作的著名民间艺人黄北父子费时2年多,于2004年制作完成的。展览结束后,他们做出了将作品捐赠给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的决定。对于浙江省文化厅、乐清市政府及民间艺术家的义举,文化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赞赏。

    此次展览,思想主题鲜明、表述结构清晰、信息含量巨大,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权威性, 是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它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情况和政府、社会各界开展的各项保护工作及其成果,正像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回答记者所言:展览起到了展示成果,交流经验,增强意识,促进保护的作用,本次展览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延续。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在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刚过,我们的传统佳节――元宵节来临之际,由我国政府各有关部门共同主办的首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这次展览的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局和国家文物局,对出席今天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参与筹备和承办这次大型展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化主管部门,以及各有关方面几个月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其所包括的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应的活动场所等等,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形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特殊品格,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56个民族创造和拥有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对人类文化作出的突出贡献,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品格和精神的象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对话,意义十分重大。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程度地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以及濒临灭绝的危险。因此,亟需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抢救和保护。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相继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暨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工作的启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系统地回顾、总结和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就,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凝聚民众共识,集中宣传保护的意义,加速提升保护的意识,全面推动保护工作,我们组织了这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通过这个展览,进一步深入宣传我国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其工作措施,全面展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就,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有力唤起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切实推动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为使这个展览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关方面已经制定了包括降低门票和延伸宣传等等的配套措施。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能够热情关注这个展览,积极踊跃地前来观看这个展览,为共同做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献计献策。我们坚信,通过这个展览的举办,被誉为我们民族“精神植被”和“精神家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定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出现一个新局面。

谢谢大家!

(编辑 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