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黑暗传
项目序号:1059
项目编号:Ⅰ-115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类别:民间文学
所属地区:湖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保护单位:神农架林区群众艺术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黑暗传》是一部神话历史叙事长诗,主要流传于湖北省的神农架林区、房县、保康以及四川巫山等地。以口头与书面传抄两种形式在民间世代相传。作为“孝歌”、“丧鼓歌”、“薅草锣鼓”,由众多歌师在不同场合演唱,缅怀先祖功德,深受民众喜爱。其内容,以盘古开天辟地结束混沌黑暗,诸多文化英雄在原始洪荒时代艰难创世等一系列神话传说为叙述中心,包括“先天”、“后天”、“泡天”、“治世”四大内容。时空背景广阔,叙事结构宏大,内容古朴神奇,有力地激发人们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是一部难得的民间文学作品。
  《黑暗传》的渊源无考。最早见诸记载的是明版的《保康志》。1983年,神农架文化馆干部在神农架林区首次发现清同治七年、光绪十四年的传抄本。因学者的介入,而为广大学界所知。继而于1986年在保康县马桥大横溪民间艺人屈定朝(当年八十多岁)家发现毛笔手抄本《黑暗传》。此后十多年来,又陆续发现了多种手抄本。在当地办丧事时至今仍存有演唱《黑暗传》片断的习俗。
  近代以来,学界一向认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没有长篇的叙事诗产生。《黑暗传》及一大批民间叙事诗的陆续被发现,对于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史和文学史,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健在的代表性传承人有:陈切松、周正锡、史光裕(神农架林区)、万祖德(保康县)等。而能唱全部《黑暗传》的老艺人则已很少,能唱其片段的老歌手也在逐年减少,亟待保护。不少古抄本深藏于民间艺人手中,亟待进行搜集、收藏和研究。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021
姓名
陈切松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民间文学
项目编号
Ⅰ-115
项目名称
黑暗传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Ⅰ-115
项目名称
黑暗传
类型
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保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