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薅草锣鼓(金湖秧歌)
项目序号:58
项目编号:Ⅱ-27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江苏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金湖县
保护单位:金湖县文化馆

金湖秧歌是江苏省金湖县及其周边地区插秧劳动中演唱的田歌,是薅草锣鼓民歌形式之一。该遗产项目传承核心区域为江苏省金湖县,辐射区域为江苏省宝应县、高邮市、盱眙县、洪泽县(今洪泽区)、淮安区,及安徽省天长市。金湖县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境内水域广阔,河网密布,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农耕文化为金湖秧歌的催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金湖秧歌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和古老的“香火戏”有渊源关系。金湖秧歌的演唱形式、词句格式、打击乐器及演唱内容,有一部分与香火戏基本一致。曲调以“四句头”“五句半”“串十字”“抢八句”为主。分“秧号子”“锣鼓秧歌”“打鼓唱唱”三种演唱形式。“秧号子”大都为即兴创作的短歌。其代表作有《鹰来了》《七八一十五个代》《六月荷花连住个藕》《做花鞋》《黄花子》等。“锣鼓秧歌”是专职锣鼓师傅演唱的长篇叙事曲,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主唱。最突出的当属“打鼓唱唱”,一人或多人唱《格冬代》,俗称“打鼓”,一人接唱,称之为“唱唱”。曲调风格别致,唱词内容丰富,旋律委婉柔润。有五声商、羽调式,清新悦耳。

金湖秧歌属劳动号子范畴,但不同于一般号子,其音乐的节奏性不太强,多为不对称的句式结构,节奏悠长,抒情特征明显。为五声音阶,商、羽交替调式;旋律以级进为主,起伏不大,呈下行态势的旋律走向,曲调委婉柔润。用下滑音、上滑音、波音、前倚音等进行装饰,有极富色彩的变化音。运用变宫为角、清角为宫、变徵为角的调式交替手法,形成调式、调性游移多变的交替调式,是金湖秧歌最显著特征。金湖秧歌既有一词一曲的短歌号子,也有长篇叙事“锣鼓秧歌”,还有一曲多词的“打鼓唱唱”。演唱形式多为一唱众和,以及一唱一和的对歌形式,也有“间白”的穿插形式。语言为江淮方言,多衬字和衬腔,内容涵盖了金湖地区近百年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

锣鼓秧歌家传、师徒传承形式皆有,脉络清晰。群体性传承的人数达上千人,传唱秧歌的年轻人不断增加。金湖秧歌是里下河地区的农耕文化、稻作文化、水文化与宗教文化等元素的集合体,对研究里下河地区风土人情和生产生活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多重调式、调性的转换技巧,对民族音乐技法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张玉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27
项目名称
薅草锣鼓(金湖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金湖县
编号
05-2047
姓名
张中祥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27
项目名称
薅草锣鼓(金湖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金湖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Ⅱ-27
项目名称
薅草锣鼓(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宣汉县
编号
Ⅱ-27
项目名称
薅草锣鼓(宣恩薅草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宣恩县
编号
Ⅱ-27
项目名称
薅草锣鼓(五峰土家族薅草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编号
Ⅱ-27
项目名称
薅草锣鼓(长阳山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编号
Ⅱ-27
项目名称
薅草锣鼓(兴山薅草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兴山县
编号
Ⅱ-27
项目名称
薅草锣鼓(宜昌薅草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
编号
Ⅱ-27
项目名称
薅草锣鼓(武宁打鼓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武宁县
编号
Ⅱ-27
项目名称
川北薅草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