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枝江民间吹打乐
项目序号:79
项目编号:Ⅱ-48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湖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枝江市
保护单位:枝江市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枝江市
  
  枝江民间吹打乐是由打击乐器、丝弦乐器、唢呐等结合在一起演奏的民间器乐体裁。其中打击乐器包括鼓(大鼓、堂鼓、板鼓、书鼓、战鼓等)、梆子(木鱼、木梆、竹梆等)、锣(大锣、小锣、苏锣、马锣、京锣、云锣、虎音锣等)、钹(大钹、小钹、川钹、小京镲)等,丝弦包括二胡、京胡、四弦等,唢呐包括高音唢呐和中音唢呐,另有大号等乐器。常用曲目有《山歌调》、《六字流板》、《正宫流板》、《春来》、《万年欢》等。
  枝江民间吹打乐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已形成了一种普遍、实用、极具地域特色的演奏风俗。它主要在民间的婚丧嫁娶及各种庆典、劳动和岁时节庆活动中演奏,以配合舞蹈等民间艺术形式。
  枝江民间吹打乐分为由打击乐器组合进行演奏的“粗乐”和在打击乐器演奏中杂夹唢呐、笛子、二胡、京胡等吹奏、丝弦乐器的“细乐”,粗乐又称武场,细乐又称文场。依技艺流派,枝江民间吹打乐分为上河(又称荆河)和下河两派;按地域则分为南河和北河两路。
  枝江民间吹打乐讲究十样“家业”(乐器)的完整组合,同时吸纳枝江本地山歌、田歌、五句子、小调等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了“十番鼓”的技术种类和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枝江民间吹打乐经过几起几落的发展历程,虽几度处于濒危,但在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的努力下,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成为鄂西南地区民间音乐艺术的一朵奇葩。2000年,枝江市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吹打乐之乡”。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078
姓名
李从海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48
项目名称
枝江民间吹打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枝江市
编号
02-0290
姓名
杜海涛
性别
出生日期
1934.12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48
项目名称
枝江民间吹打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