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土家族民歌
项目序号:1250
项目编号:Ⅱ-156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湖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保护单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土家族民歌是我国土家族民众世代相传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和湖北省、重庆市、贵州省等省的土家族居住区。

湘西土家族民歌有山歌、摆手歌、梯玛歌、风俗歌、生产劳动歌、小调等类型。山歌是湘西土家族广为传唱的歌种,从声腔上分高腔及平腔两大类;摆手歌是土家族跳摆手舞时演唱的民歌,跳唱结合,色彩浓郁,深受土家族人民喜爱;梯玛歌是土家族梯玛(又称“土老司”,负责祭祀活动并且兼修医术)做宗教法事活动时演唱的歌曲,它是一部长篇歌谣,是土家族历史、生产与生活的百科全书;风俗歌一般在土家族特定风俗活动中传唱,也十分丰富,有《孝歌》《哭嫁歌》等;生产劳动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包括薅草锣鼓歌、山地劳动号子、水上船工号子等。此外,还有咚咚喹歌等。

居住在湘西大山中的土家族人民,性格爽直,气质健朗,民歌也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旋律走向、音阶调式、曲式结构、演唱方法等特色鲜明,是中国民歌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土家族民歌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多样的演唱形式。它以56125音例为基础,曲式结构大多是四句式,五声音阶体系。土家族民歌形式和内容非常广泛丰富,演唱方法十分多彩,大致分真声唱法、真假声结合唱法、轻声唱法等。

湘西土家族民歌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永顺县志•风俗志》载彭施铎《竹枝词》:“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祠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锦摆手歌。”形象地描绘了土家族民歌的歌唱场景。湘西地区现存800多首民歌,一些地区的传承谱系达25代。

湘西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文化、湘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体现了当地土家族民众的自然观、道德观、爱情观,凝聚着他们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和情感愿望,对传承、研究土家族历史、艺术、语言、习俗,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171
姓名
向汉光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土家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156
项目名称
土家族民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Ⅱ-156
项目名称
土家族民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