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高跷(高跷走兽)
项目序号:112
项目编号:Ⅲ-9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山西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稷山县
保护单位:稷山县文化馆(稷山县美术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稷山县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高跷走兽艺术是山西省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庙会文化活动的一种表演形式。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经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高跷走兽由兽头、兽身和表演人员组成,表演时二人足踩高跷同演骑兽状,演员负重荷,按曲牌节拍行走。辅助配乐由锣鼓、花鼓等打击乐器组成。人及兽的造形奇特,在鼓乐声中列阵行进时,气势宏伟,十分壮观。现有的走兽形象基本都由古时流传下来,虽经多次修补,原貌仍存。其兽头和兽身由技术很高的艺人做出模型,用麻丝、麻纸、细绳、细竹、铁丝、布料等缝制和绑缚而成,并涂以五颜六色,外形威武而精美。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分为南、北阳城,北阳城的走兽包括:独角兽、貅狼、麒麟、竹马、猫等,南阳城的走兽包括:黑狸虎、梅花鹿、貘等。
  高跷走兽这一民间舞蹈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同时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时下,高跷走兽这一民间舞蹈活动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和传承。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4-1561
姓名
段铁成
性别
出生日期
1944.04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9
项目名称
高跷(高跷走兽)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稷山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9
项目名称
高跷(高抬火轿)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沁阳市
编号
Ⅲ-9
项目名称
高跷(独杆跷)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泰安市
编号
Ⅲ-9
项目名称
高跷(上口子高跷)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大洼县
编号
Ⅲ-9
项目名称
高跷(盖州高跷)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盖州市
编号
Ⅲ-9
项目名称
高跷(苦水高高跷)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永登县
编号
Ⅲ-9
项目名称
高跷(辽西高跷)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锦州市
编号
Ⅲ-9
项目名称
高跷(海城高跷)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