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317 |
项目编号:Ⅶ-18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美术 |
所属地区:江苏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扬州市 |
保护单位:扬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 |
刺绣,是由绣工在特定的织物上穿针引线以手工操作的方式形成图案、色彩的一种传统美术形式。扬州刺绣源于汉,兴于唐,精于宋,盛于明清,是苏绣的一个重要流派,流传于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刺绣以擅长水墨写意绣而自成一格,绣工们多采用名家字画为底本,将画理与绣理融于一体,灵活运用各种针法技巧,所绣作品无不表现出俊逸的笔墨神韵,达到“绣画难分”的境界。不仅如此,扬州刺绣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刺绣针法美与丝线美的质感与特性,彰显刺绣艺术的特殊性,使作品具有不同于绘画艺术的魅力,“不似绘画,胜似绘画”。
扬州刺绣包括设计绣稿、上绷配线、刺绣、装裱等诸多工序。刺绣设计师选稿、读画、绘出适应刺绣特点的画稿并指导绣工读懂画作。绣制针法多种多样,有齐针、散套针、旋针、接针、滚针、游针等数十种。选择针法时多有讲究,起针落针追求“平、匀、齐、密”;线条排列,疏密得当;皮皮相迭,针针相嵌;镶色和顺,丝理自然。扬州刺绣特别强调绣工的悟性,将才艺与感悟揉合在一起,即所谓“心线神针”。追求“精、雅、和、顺、匀、活、透、洁”,劈丝精细、针法缜密谓之“精”;名人名作、画面清雅谓之“雅”;色泽调和、浓淡相宜谓之“和”;丝缕和顺、转折自然谓之“顺”;皮头均匀、疏密得当谓之“匀”;技法灵活、针法活泼谓之“活”;虚实结合、空灵透晰谓之“透”;绣面光洁、服贴如画谓之“洁”,从而形成了扬派刺绣的特有风格。
扬州刺绣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授为主要传承形式。当前以师徒传承为主,由老艺人带领的刺绣专业人才队伍延续着活态传承,并招收青年群体以扩充后备人才。
扬州刺绣借鉴扬州画派,让传统技艺与传统美术相融相合,彰显厚重、精致的地域文化精神,为研究扬州文化的构成及发展提供了依据。扬州写意绣的诸多作品格调高雅,意境深远,备受人们喜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不同时期的扬州刺绣作品,折射出特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596 |
姓名 吴晓平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美术 |
项目编号 Ⅶ-18 |
项目名称 苏绣(扬州刺绣)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