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317 |
项目编号:Ⅶ-18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美术 |
所属地区:江苏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常州市 |
保护单位:常州市乱针绣行业协会 |
常州乱针绣是中国苏绣的一个重要流派,1912年由杨守玉创制于江苏省常州市,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现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各地,尤其以常州市为代表,并流布至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社区。
常州乱针绣,一改“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传统平针刺绣手法,以素描和油画理念为主导,凭针作画,丝线达意,创造出纵横交错、长短并用的丝线绣面作品。其绣面,近看针法貌似紊乱,远看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杨守玉首创的《老人头像》《少女与天鹅》等常州乱针绣作品,曾经轰动华夏绣坛和画界。
一件完整常州乱针绣作品,要经过设计构图、选用底料、稀针铺底、密针做细、加色造型等多道繁杂而严格的工序和步骤。相对于传统刺绣,常州乱针绣有两大特点:一是针法技艺随绣者所处环境与心境之变而灵活多变。有大乱针、小乱针、竖形交叉针、横形交叉针、斜乱针、拉毛针、松叠针、圈针等针法。其针法极尽长短之变、粗细之变、方向之变、交叉角度之变、环境心境之变。二是铺色层次以光取胜。每一幅作品均分为基础层、表现层和平衡层,每层均选用混合色线完成。首先是混合色调打底,其次是混色叠绣,再次是色态调整,最后是整体润色。因此其绣品可呈现光影变幻而自带光芒,在不同视角产生不同观感。
常州乱针绣要求绣者须具备相当的绘画功底,以绣品成就二度创作空间。同一作者,在不同心境下创作同一幅作品,呈现效果可截然不同。其技艺手段,拓展了绣面作品的表现力。其代表性作品《幸福老人》《里根像》《花落知多少》被选为国礼或收藏于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
常州乱针绣以师徒传承、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目前,该项目存续状况良好,形式了200余人的传承群体,并成立多个工作室、展览馆。
常州乱针绣突破了传统刺绣的技艺手法,显示了传统美术艺术创新的神奇魅力,体现了中国民间艺术家融汇古今、贯穿中外的气魄和情怀,丰富了中国刺绣的种类。其作品色彩丰富,层次分明、质感强烈、视觉炫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与西方艺术的渊源,使其具有走向世界的优势,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