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873 |
项目编号:Ⅷ-90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山东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 |
保护单位:淄博爱美琉璃制造有限公司 |
博山琉璃烧制技艺是流布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以当地丰富的马牙石、紫石、凌子石、硝、煤炭等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琉璃制品的技艺。
博山琉璃制品主要有琉璃花瓶、陈设品花球、山东画派内画烟壶、鸡肝石、鸡油黄、金红、绿松石、套料雕刻、料珠饰品、仿玉、仿玛瑙琉璃和灯工琉璃等。琉璃制作工序繁复,以吹制技术和造型技术为代表。吹制是利用琉璃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可塑性的特点,使用中空的铁棍从炉中挑出玻璃料,在冷却过程中不停转动手中的铁棍,吹制琉璃的形状;造型则要求工匠手持一根带有小钩的长铁杆,将材料钩住送进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的火炉中,材料融化后,迅速拖出放在铁墩上,一手用工具拉着高温材料,一手用钳子拉出造型,制作出各种琉璃艺术品。此外,博山琉璃烧制技艺还包括在琉璃鼻烟壶坯料中绘画,制作出精美的内画鼻烟壶作品,琉璃坯料经过套色制作出多色彩、多层次的套料雕刻琉璃艺术品,用琉璃料条制作出灯工琉璃制品,用纤细的琉璃丝制作铺丝艺术品等。这一技艺的特点在于,善于运用吹、拉、转、压等高超手法,以及鸡油黄、鸡肝石、亮红、洋青等名贵色料,体现作品价值。
博山琉璃烧制技艺在元代已具备相当规模。明洪武年间,内宫监在博山设“外厂”,为宫廷生产“青帘”等琉璃贡品。清朝在皇宫设立造办处,其中有专门生产琉璃贡品的作坊,所用原材料、料条等由博山提供,博山琉璃进入兴旺时期,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集博山琉璃百家,使琉璃艺术焕发了青春。博山历代琉璃的制作大都是以师带徒,在老艺人的培养下,新一代琉璃艺人逐渐掌握传统技艺。
博山琉璃制作技艺秉承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精髓,以柔美的曲线、绚丽的色彩、变化微妙的形体,使琉璃作品获得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其中的内画、雕刻、铺丝等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样式纹样和中国画的绘画技巧,显示了中国文化的特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