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04   星期三   农历冬月初四   小雪 小雪
地毯织造技艺(维吾尔族地毯织造技艺)
项目序号:893
项目编号:Ⅷ-110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
保护单位:洛浦县时代地毯厂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
  
  手工羊毛栽绒地毯织造技艺是我国富于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它将羊毛线盘绕起来打成结扣,栽在由经纬棉线交织而成的地毯底基上,以形成高出的绒面。我国以羊毛线编织地毯约始于新石器时代,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地区和民丰县汉墓出土的双股羊毛线栽绒地毯来看,东汉时期地毯编织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唐代宫廷和富豪宅第均铺设地毯。元代,受蒙古族生活方式影响,宫廷设置剪毛花毯作坊等。明清两代,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北京等地的地毯织造得到迅速发展。
  地毯的织造技艺包括设计、织造、平活、剪片(用剪刀将平面图案剪成立体状)、洗毯、整理等环节。织毯的羊毛线有的仍采用古代植物染料加以印染。我国地毯不仅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用品,而且大量出口到海外。地毯的图案吸收了古代青铜器、刺绣、织锦、瓷器等图案的特点,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的地毯更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洛浦县地处玉龙喀什河流域冲积平原地带,向北延伸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里气候干燥,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沙漠气候,畜牧业、蚕桑业比较发达,手工地毯是当地著名的工艺品。
  维吾尔族地毯织造技艺在新疆和田地区已有两千年的历史。1959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民丰古墓中发现一块东汉时期的毛织物残片。1983年,洛浦山普鲁古墓出土一块汉代树纹鞍毯,尉犁县出土一块汉代动物纹样地毯残片。这些考古发现为和田地毯织造技艺的发展历史和早期状况提供了形象的材料。目前,和田地区地毯有16种传统样式,其中伊朗努斯卡系从伊朗传来,阿拉班尼努斯卡(又名“托盘纹”)系从阿塞拜疆传来,扎伊乃玛子努斯卡是随伊斯兰教传入的祈祷毯,阿纳尔古丽努斯卡为石榴花纹样地毯,恰其曼努斯卡为散花纹样地毯,偶依古丽努斯卡为月亮纹样地毯。此外还有团花式、八角散花式、卓克努斯卡式及从内地传来的牡丹式地毯等多种类型。
  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地毯织造技艺历史悠久,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又吸收了伊朗和内地地毯织造技艺的长处,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应积极地保护和传承。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3-1369
姓名
买吐送·吐地
性别
出生日期
1951.05.19
民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110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维吾尔族地毯织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110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
编号
Ⅷ-110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如皋丝毯织造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编号
Ⅷ-110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天水丝毯织造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 
编号
Ⅷ-110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阆中丝毯织造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阆中市
编号
Ⅷ-110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
编号
Ⅷ-110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北京宫毯织造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