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932 |
项目编号:Ⅷ-149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云南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凤庆县 |
保护单位: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滇红茶制作技艺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多重工序精制而成的红茶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云南省凤庆县的凤山镇、大寺乡、勐佑镇、三岔河镇、雪山镇、鲁史镇、小湾镇、洛党镇和腰街乡等9个乡镇。
滇红茶主要有红毛茶、精制茶系列产品,成品外形各有特定规格,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滋味浓强。滇红茶制作技艺主要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首先是萎凋,茶叶鲜叶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失水,使梗叶变成萎蔫凋谢状态的过程。其次是揉捻,将萎凋后的鲜叶进行揉捻,让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叶细胞被破坏便于下步发酵。再次是发酵,叶细胞在酶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叶色由绿变为微红或菜花黄。最后是干燥,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获得滇红茶特有的甜香。滇红茶制作技艺的核心特征在于“初制把五关”,即鲜叶选取关、萎凋时效关、揉捻时效关、发酵时效关、干燥火候关。因而,不同的传承人可生产出不同口感的滇红茶。
云南省凤庆县旧称“顺宁”,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据《云南通志》和《顺宁府志》载:乡人采鲜茶,揉捏捂红,药用以治肠疾。此为民间制作红茶的前身。滇红茶传承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滇红集团的主要技术人员,这部分人员已经将传承的技艺熟练运用到了机械化生产中;一类是民间小批量生产的制茶师傅,这部分人员同样掌握着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的精华。两类传承人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了该遗产项目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滇红茶在世界上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其传统制作技艺因消费者的溯本求源而有很高的文化阐释价值。滇红茶制作技艺蕴含着浓郁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是广大茶农实践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红茶制作技艺中的重要代表,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850 |
姓名 张成仁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技艺 |
项目编号 Ⅷ-149 |
项目名称 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凤庆县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Ⅷ-149 |
项目名称 红茶制作技艺(宁红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编号 Ⅷ-149 |
项目名称 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
编号 Ⅷ-149 |
项目名称 红茶制作技艺(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祁门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