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932 |
项目编号:Ⅷ-149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福建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
保护单位:福安市茶业协会 |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是我国红茶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以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为中心世代传承。除坦洋村外,该项目还流布于福安市辖区内的社口、晓阳、上白石等18个乡镇和赛岐开发区、福安畲族开发区,并辐射至邻县。福安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三面群山环抱,一面临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土壤以酸性岩红壤和黄红壤为主,土层深厚,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坦洋工夫红茶名列“闽红”三大工夫茶之首,其制作技艺始创于1851年,传承至今已有170多年。坦洋工夫红茶的原料称为“坦洋菜茶”,芽梢肥壮、短小,有茸毛。坦洋工夫红茶制作繁复,工序严格,从初制加工到精制筛分,形成了以“抖、分、捞、选、簸、漂”为核心的十几道制作工艺和手法,每道工序皆有诀窍,精彩迭出。从绿叶到红茶,要经过“渥红”等诸多复杂工序,讲究看天做茶,同时手法善变,独创的改单式为复式的萎凋法和精制筛分法,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揉茶绝活”,即轻、重、轻和慢、快、慢、抖散,反复3次,从而做成最佳的条索。制成的工夫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匀直,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汤色红亮带金圈,滋味醇厚鲜爽,具有特殊的“桂圆香”,叶底红亮软嫩,具有味高香浓的特质。
福安种茶历史悠久,南宋《三山志》引《唐书》记载:“(茶)今古田、长溪(今福安)近建宁界亦能采造。”2001年以来,福安市茶业协会授权117家茶企生产坦洋工夫红茶,其中30多家企业已建立个人非遗技艺工作室,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福安市每年都举办斗茶比赛,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坦洋工夫红茶制作技艺是红茶制作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推动者,对于研究红茶发展历史和相关文化事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围绕着坦洋工夫茶,衍生了大量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和诗画,与之相关的祠庙宅院、茶坊茶亭、古道古桥等遗存众多,还催生出多姿多彩的畲汉茶艺歌舞,丰富了地域文化。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林鸿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技艺 |
项目编号 Ⅷ-149 |
项目名称 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Ⅷ-149 |
项目名称 红茶制作技艺(宁红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编号 Ⅷ-149 |
项目名称 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凤庆县 |
编号 Ⅷ-149 |
项目名称 红茶制作技艺(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祁门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