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
项目序号:935
项目编号:Ⅷ-152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 
保护单位:苍梧县文化馆

六堡茶制作技艺是以苍梧县当地种植的茶叶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作出具有特殊品质的黑茶的传统技艺。六堡茶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苍梧县六堡镇,其制作技艺流布于六堡茶原产地的六堡镇不倚村、塘平村、四柳村、理冲村、山平村、公平村、蚕村等地。

六堡茶以季节分为“社前茶”“清明茶”“生产茶”“霜降茶”,外观色泽黑褐光润,茶汤呈琥珀黄红之色,喝时滋味醇厚甘爽,闻有槟榔香味。六堡茶制作技艺复杂,采用当地种植的茶叶为原材料,先后经过低温烘焙杀青,茶叶揉捻整形为条状,再进行初蒸、沤堆、复蒸,最后经松柴明火烘焙及晾置、陈化而成。六堡茶制作技艺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初蒸到复蒸这一阶段,目的是通过湿热作用,促进内含物质的变化,减掉苦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呛气,使叶色变为深黄褐青。这几道工序需反复2到3次,茶叶出现粘汁,发出特有的醇香,即为适度。

长久以来,苍梧地区的农民大多以种植茶叶为生,当地民间制茶技艺得以世代传承。明朝初年就有了以苍梧多贤乡六堡命名的六堡茶。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目前,在六堡茶原产地苍梧六堡镇黑石山区的制茶厂及一些茶农家庭作坊,还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制茶技艺。几百年来,六堡茶生产持续得到繁荣和发展,六堡茶传统制茶技艺也靠师传和家传世代相承并广泛流传。

六堡茶以其“红、浓、醇、陈”特色,耐于久藏、越陈逾醇的品质以及养生保健功效,深受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喜爱。六堡茶制作技艺是苍梧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的劳动创造及智慧结晶,是我国黑茶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也是当地人文历史的重要载体,有着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853
姓名
韦洁群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152
项目名称
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152
项目名称
黑茶制作技艺(咸阳茯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
编号
Ⅷ-152
项目名称
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
编号
Ⅷ-152
项目名称
 黑茶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赤壁市
编号
Ⅷ-152
项目名称
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编号
Ⅷ-152
项目名称
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雅安市
编号
Ⅷ-152
项目名称
黑茶制作技艺(千两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安化县
编号
Ⅷ-152
项目名称
黑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