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451 |
项目编号:Ⅹ-3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民俗 |
所属地区:湖北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鄂州市 |
保护单位:鄂州市群众艺术馆 |
旱龙舟,作为湖北省鄂州市泽林村的传统节俗,于每年端午节期间举行。活动期间,泽林村村民会集中开展一系列传统活动,如烧艾蒿以熏瘟,熬药汤而饮服,洒扫沐浴以涤毒,以及扎送茅船来驱邪,寓意百恶消除,祈愿太平兴旺。
泽林村地处鄂州与黄石毗邻之地,历史上临近梅雨季节豸毒丛生,为求平安,百姓便扎制茅船,放入泽林河,以“送瘟神”之举驱瘟辟邪。康熙《大冶县志》记载:“五月五日,观竞渡之戏”“十八日,为龙舟之会。……至期迎至青龙隄火之,谓为送瘟云。”至乾隆年间,村民将扎茅船的传统改为制作旱龙舟,并以龙舟庙会(又称“太平船会”)的形式进行陆地巡游。始建于乾隆己亥年间(1779年)的兴隆寺,至今仍是旱龙舟庙会活动的集中祭祀场所。
每年农历二月至四月期间,传承人遵循严格的制式规格,完成旱龙舟的扎制工作。旱龙舟呈三层梯形结构,舟上精心塑造72位各司其职的神祇形象。五月十五日至五月十八日,一系列庄重的驱瘟祈愿仪式有序举行,包括插标、开光、打醮、朝舟以及祭舟等环节。在此期间,百姓还会自发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唱会戏、展示传统书画以及进行锣鼓表演等。其中,热闹的当数旱龙舟游祭活动。在经过道士占卦选定吉日之后,旱龙舟缓缓出庙。此时,头人率先喝彩,随后宣布旱龙舟正式出游。一时间,鞭炮声震彻云霄,鼓乐齐鸣,旌旗猎猎林立,众人齐心协力抬着龙舟浩荡前行,场面蔚为壮观。直至五月十八日上午,旱龙舟巡游至泽林咀河边,举行焚烧饯舟仪式,至此,宣告庙会结束。
泽林旱龙舟已有300余年历史,是民间活态传承的端午“送瘟神”习俗。它植根楚文化,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是人与自然之间交流对话的一种特殊方式,承载着当地民众的生活智慧、生活情趣和祈福纳祥的善良愿望,对维系和谐的自然社会环境、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积极作用。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971 |
姓名 刘桂生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民俗 |
项目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泽林旱龙舟)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鄂州市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道州龙船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大澳龙舟游涌)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香港特别行政区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石狮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嘉兴端午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嘉兴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黑龙江省黑河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安海嗦啰嗹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晋江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五常龙舟胜会)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宝山区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汨罗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秭归县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西塞神舟会)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文化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