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451 |
项目编号:Ⅹ-3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民俗 |
所属地区:湖南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
保护单位:道县文化馆 |
道州龙船习俗是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民间社会主要在每年端午自发举行的一系列民俗活动的总称。它以村落、宗族为主体,以打龙船、雕龙头、龙船下水及竞渡等活动为主线,整合了大量人际互动、节庆、信俗、仪式、制作技艺、体育竞技、草药、饮食、民间传说等民俗生活和文化内涵。
端午期间的龙船活动通常于节前一个月开始,至端午龙船竞渡结束。道州龙船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包括“偷”龙骨树、架马、倒马、乐龙(迎新龙头)、开光点睛、安太岁、点俊(划旱龙船)、打犁头火、送瘟、划阴龙船(夜间下水祭屈原与祈平安)等。
道州龙船习俗属于大众性、群体传承的民俗活动,集中分布于县城周边“五镇五乡”40多个行政村,历史悠久。道州龙船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一是民众基础深厚,当地民众非常看重龙船活动,在民间自发举办的前提下,周边“五镇五乡”均前来参与;二是龙头形色多样,分龙、虎、凤、麒麟四大类,按漆色及形态差异又细分为十三种,各种龙头与相应村落、宗族的庙祠、门楼和传说有关,成为不同村落、宗族间相互认同与区分的符号;三是仪式空间完整;四是人际互动丰富,村内团结合作,村落间友好互助,新船打成、试水、赴赛、竞渡等过程中,乡邻互为问候、礼尚往来;五是纪念人物多元,包括屈原、周敦颐等。
道州龙船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通过形色各异的龙头区分体系以及相关信俗、传说、仪式、家族互动等文化情境,较为典型地反映了湘南地区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稻作、宗族等文化信息,也保存了湘南地区端午祭屈原、祀水神、敬舜帝等古老习俗。
道州龙船有着突出的社会功能。不论是在村落、家族内部还是在村落、家族之间,道州龙船都发挥着调适与凝聚地方社会的作用。特别是在今天,在地方政府的积极规范和引导下,道州龙船对于地方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道州龙船活动不但能强健体魄,更能磨练意志,它涵养了道县人勇武豪放、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奋勇争先的品格和精神。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泽林旱龙舟)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鄂州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大澳龙舟游涌)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香港特别行政区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石狮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嘉兴端午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嘉兴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黑龙江省黑河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安海嗦啰嗹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晋江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五常龙舟胜会)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宝山区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汨罗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秭归县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西塞神舟会)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 |
编号 Ⅹ-3 |
项目名称 端午节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文化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