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三月三(报京三月三)
项目序号:460
项目编号:Ⅹ-12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贵州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镇远县
保护单位:镇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报京三月三,是流传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的侗族传统节日,又名“播种节”,俗称“讨葱蒜”。关于报京三月三的起源,存在两种传说。其一关乎耕种,侗家原以桐子树开花定播种时节,有年桐子未开花,导致误农时闹饥荒,此后寨老定三月三为播种日。其二与爱情有关,一对侗族男女为争取自由婚姻而殉情,为纪念他们,未婚男青年三月三到洗葱塘边向心上人讨笆篓(竹篾编成的小篓)、葱蒜定情,因此三月三也被称作报京侗族的“讨葱蒜”。

报京三月三的核心区为报京侗族大寨,分为上寨、中寨、下寨。流布区有屯上村、金龙村、报友村、巴所村、松柏村等。三月初一,寨上各家主妇都精心为子女和丈夫准备节日的新装,磨豆腐,备酒菜,煮糯米饭,熬油茶。三月初二,姑娘们和小伙子们结伴到鱼虾田捞鱼虾,然后到野地里一边煮吃,一边唱情歌。三月初三,整个寨子沉浸在节日的喜庆里,姑娘们洗葱蒜,小伙子们讨葱蒜,情定终身。母亲和嫂子们在家给姑娘梳妆打扮。老头子们身穿绸缎长袍,兄弟们则准备芦笙、铁炮、米酒,举行庄重欢迎仪式,邻寨的人们成群结队,身着盛装前来做客。三月初四,在芦笙场举行盛大的芦笙舞会。苗、侗、汉各族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欢跳芦笙舞和踩鼓舞。三月初五,举行隆重的送客仪式。主人鸣铁炮、吹芦笙、唱送客歌。男子把猪头、猪尾巴挂在客人胸前,回敬客人。

报京三月三的传说与古代农耕播种有关,保留了侗族以桐油树开花为春耕春种物候历的古老记忆。节日期间青年男女要穿上新衣服集中到溪边、水田里捞鱼,互相玩水嬉戏,是古代“上巳节”祓禊的古老遗风。捞到的鱼不能带回家,集体在溪边燃起篝火烧烤,共同宴会野餐。青年男女吹笙踏歌,自由交往,恋爱定情。老人小孩都参与其中,附近的村落也前来做客,场面喜庆欢快,是报京一年一度的狂欢节。

报京三月三由报京大寨侗族同胞共同传承,主要由报京大寨有威望的六个家族牵头组织开展活动。该遗产项目保存了北部侗族古老农耕和婚恋习俗等原始信息,是民间音乐、舞蹈、传统手工艺实践传承的重要文化空间,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Ⅹ-12
项目名称
三月三(壮族三月三)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
编号
Ⅹ-12
项目名称
黎族三月三节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海南省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