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三月三(壮族三月三)
项目序号:460
项目编号:Ⅹ-12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
保护单位:南宁市武鸣区文化馆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民众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构建的一个集祭祖先、祀玄天、拜龙母、会男女等诸多民俗活动为一体的文化空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旧称“武缘”,位于南宁市北部,是壮族三月三的主要流传区域。

三月三是古代上巳节。三月祭祖是壮族流传久远的民间传统。明清时期,这一传统受民间道教真武信仰影响,由三月三祀真武迎神赛会形成壮族民间节日。清道光《上思州志》卷七记载:“上巳日无所为修禊。乡民炊糯为饭,以野树叶渍汁染之作红黄色或乌色,以祀先祖。”《武缘县图经》卷三载“县境乡村俱有真武庙”。清人沈自修《西粤纪俗》记述:“宣化、武缘(今武鸣)俗,三月三各村以乌米饭祀真武。竞为大爆享神。其爆径一二寸,高五六寸,饰以彩,声如雷。拾得爆首者,来岁复作大爆酬之。”随着真武庙毁坏,三月三群体祭祀活动场所转到龙母庙。

在壮族民间传说中,龙母“娅浦”于三月三辞世,故而在壮族民间社会,对龙母的祭祀活动颇为盛行。明清时期,广西壮乡掀起兴建龙母庙的热潮,众多龙母庙拔地而起。现今,在武鸣县罗波镇罗波街南面,仍完好保存着一座龙母庙——罗波庙。庙门上方镶嵌着由晚清壮族文人韦丰华依据壮语音题写的“罗波庙”匾额。这座罗波庙是武鸣壮族三月三活动的核心场所。祭龙母的仪式至今依然延续,“师公”依旧担任着主持祭龙母仪式的重要角色。

五色糯米饭祭祖是壮族三月三的特色,对歌是“会男女”的表现形式,在清代已成为三月三的重要传统。《武缘县图经》载:“答歌之习,武缘仙湖、廖江二处有之,每三月初一至十日,沿江上下,数里之内,士女如云”,当下三月三,青年男女对歌如潮;还有抛绣球、斗蛋等是具有壮族特色的节庆活动。

武鸣壮族三月三由村寨骨干群众带动,集体传承。壮族三月三,已传延两千余年,对于传承、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有着积极意义,亦有一定的历史学、民俗学参考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974
姓名
卢超元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壮族
类别
民俗
项目编号
Ⅹ-12
项目名称
三月三(壮族三月三)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Ⅹ-12
项目名称
三月三(报京三月三)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镇远县
编号
Ⅹ-12
项目名称
黎族三月三节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海南省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