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传统节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系的纽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民族传统节庆通过唤醒和增强集体记忆、强化认同。但当前许多民族传统节庆发展面临着节庆减少、意义缺失、“认同”功能弱化、针对性保护措施待加强等问题。因此,应充分挖掘与发扬我国民族传统节庆内涵价值、强化民族传统节庆“认同”的功能、因地制宜保护民族传统节庆,从而使其不断发扬壮大,让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践支撑。
【关键词】民族传统节庆;集体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壮族三月三
节庆最初属于民俗学的一个范畴,它是指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伴随其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的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①,节庆活动通常会每年定期举办,有明确的机构组织和一个鲜明的主题为依托②。节庆是一种类似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分散式集体活动,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节庆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庆活动概念指节日和特殊事件,而狭义的节庆则是指周期性的节日等活动,不包括一次性结束的特殊事件③。而传统节庆则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节日庆典。根据传统节庆的性质或目的,李力和崔卫华将其分为生产类节庆、宗教祭祀类节庆、驱邪祛病类节庆、纪念类节庆、喜庆类节庆和社交娱乐类节庆等六个大类④。在中国,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节庆活动,如壮族的“三月三”、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中华民族共享的传统节庆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
民族传统节庆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里经过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逐步形成的,系一个民族文化实践与创造、积累与传承、培育与共享的结果⑤。民族传统节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在特定自然环境中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它是各民族文化实践、创造、积累、传承、培育和共享的体现。传统节庆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系的纽带,被形象地比喻为民族文化身份的“条形码”和民族情感认同的“黏合剂”。
当前,有许多学者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对传统节庆进行了探讨,如田敏以南宁三月三民歌节为例,从民族关键符号角度论述了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⑥;廖林燕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对普洱澜沧拜年仪式现代转化进行了分析⑦;何银春和施晓莉以大戊梁歌会为例,提出节庆共享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微观路径⑧;王炫力等学者运用文献分析等方法,论述了节庆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并提出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⑨;陈心林以丽江木氏土司与容美田氏土司文学世家为例,论述了土司文学研究中存在的中华文化认同逻辑和其文学创作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彰显着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⑩。传统节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实价值和多重的社会功能,但通过分析文献发现,当前很少有学者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对民族传统节庆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将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域下,以广西壮族三月三为例,探讨民族传统节庆的传承与发展,以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一)节庆活动唤醒和增强集体记忆
心理学家认为,集体记忆是由“集体创造”⑪的,是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一种“共享的个体记忆”⑫。集体记忆不仅植根于历史,而且植根于从具体经验现实中剥离出来的形象和思想,它不是纯粹的回忆,而是记忆的重建⑬。泽鲁巴维尔(Zerubavel)认为,集体记忆需要集体认可⑭,它不是简单的由社会实例记忆塑造的个人记忆,而是社会记忆行为本身,特别强调公共纪念活动,如宗教节日和特定的圣日⑮。阿斯曼(Assmann)强调,要实现仪式的集体记忆功能,必须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一个是集体所有成员都在场和亲自参与,另一个是集体历史的重复和重新纳入,而节庆和仪式正是可以确保集体记忆发挥功能的活动,它们可以确保文化意义的传播⑯。王明珂也指出,一个民族“常以共同的仪式来定期或不定期地加强此集体记忆”。节庆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集体记忆的保存,活动的重复举办是对集体记忆的强化⑰。因此,节庆活动是唤醒和加强集体记忆的有效手段。
现代社会的传统节庆活动更具开放性,更强调文化互动,也就是一种互动仪式。互动仪式(Interaction Ritual)主要来自美国社会学家戈尔曼,戈尔曼认为互动仪式是指一种表达意义性的程序化活动,是一种有规律的、不断重复的和程序化的社会行为,并富含象征的意义,它维系了人们特定的社会关系⑱。借助仪式,人们能够打破认知偏差,在共同的活动中交往交流交融,增强社会互动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进而加强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减少社会差异和冲突。传统节庆活动无疑是唤醒和增强族群集体记忆,增进族群团结的粘合剂。如广西传统节庆活动三月三(壮族三月三),自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广西每年都举办大型庆典活动来庆祝这一节日,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全民共享节日。在广西每年的“壮族三月三”活动期间,自治区、14个市、部分县(市、区)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整个壮乡,遍地歌舞欢。2014年南宁市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参加活动人数多达10万;2016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期间,全区共组织各类文化活动300多场,覆盖了全区14个市81个县,覆盖率达75%;2021年举办的“法治山歌DOU来唱”线上山歌赛网络播放量达到242.3万人次⑲。“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各族人民生活的交汇点,在活动期间,各族人民对集体历史不断进行重复和重新纳入,强化各族人民的集体记忆。同时,在“壮族三月三”期间去广西旅游的游客,在反复参与和体验节日活动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集体记忆。通过活动期间仪式的渲染和社会建构,相关认知记忆被群体所共享,即广西各族人民及游客形成了相同的集体记忆。
民族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表意系统,由民族情感和精神的感知符号组成,是可以唤醒民族这个共同体的共同记忆⑳。记忆本身是一种重申的解释㉑。在每年“壮族三月三”期间,都会有大量文化符号展示展演的活动。如2017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期间举办了广西民族工艺美术作品展、民族师生画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果展、广西各民族精品歌舞表演、山歌对歌表演及竹杠舞、板鞋舞、滚铁环、抛绣球等民族传统体育表演等一系列活动。民族传统体育无论是作为一种体育活动还是一种符号,在“壮族三月三”期间的都会涉及到符号的解释和传播。这些民族符号在被群体解释和传播后,通过“壮族三月三”仪式被反复回顾,从这种集体记忆中形成一种习惯,防止被社会遗忘,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不断强化集体记忆。
(二)集体记忆强化认同
集体活动并不能直接产生社会认同,它需借助集体记忆的力量才能实现向社会认同的转化㉒。玛丽·克鲁格(Marie Kruger)探讨了集体记忆在节日和公共仪式中维持文化认同的作用,集体记忆所获得的身份归属感是产生群体认同的必然逻辑㉓。民族传统节庆的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因为对于直接参与的文化物质创造者、生产者来说,它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文化产品的生产,即集体记忆的延续;而对于参加节庆的人来说,它可以提供一系列的使用价值(审美享受、娱乐、认知价值等),以及与节庆符号所指相关的存在价值㉔。因此,传统节庆活动可以驱动产生和强化文化创造力和社会凝聚力,进而促进社会认同㉕。即传统节庆通过活动,延续和构建集体记忆,从而强化社会认同。在年复一年的“壮族三月三”节庆中,以仪式、歌舞、民俗活动等多种形式呈现和传达广西各族人民的文化,对内有着唤醒和加深族群记忆,延续和传承族群文化的功能,对外具有促进跨族群文化交流、互动、传播和认同的功能。一方面强化着族群的归属、团结和对文化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促进他者对壮族文化的认知、了解、理解和认同。在自我与他者之间,以族群节庆为平台,通过仪式互动、集体记忆、文化交流,最终达到文化认同、社会认同的目的,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结晶,作为一种集体记忆的承载物,在其构成要素中存在自我认同,具有传递性,这使得它为其创造者和传承者提供的认同感和连续性得以保存并传递给后代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决定文化认同、激发创造力、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的相互包容与协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广西“壮族三月三”节庆期间,各地区结合自身特色,举办了系列非遗展演,唤醒了各族人民的集体记忆,强化了文化认同。如2016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广西民族博物馆设立文化活动主会场,在南宁剧场、广西音乐厅、广西博物馆、广西图书馆等设立8个分会场,开展了民俗展演、民族优秀剧目公演、主题交响音乐会、全国山歌邀请赛、民俗文化研讨会、民俗文化展览等活动,展示了广西独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同时强化了参与节庆的各族人民的集体记忆,凝聚了不同族群的人,增加了社会认同,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节庆发展成为向全球社会宣传当地文化和遗产的工具㉗。广西“壮族三月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时作为一种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是全球化趋势下维护民族认同和独立的重要举措。一年一度特色鲜明的广西“壮族三月三”节庆,不仅唤醒了各族人民的集体记忆,也弘扬了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2017广西“壮族三月三”期间,柳州“鱼峰歌圩”山歌嘉年华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文化艺术团前来展演,还有数十个国家的外国友人也慕名前来,参与到竹竿舞、抛绣球、投壶等传统民俗活动中,为柳州人民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听觉盛宴,了解到不一样的民族“非遗”,这说明民族的文学艺术、文化遗产具有世界性价值。节庆活动不但有利于传承和活化地方民俗文化,还可以促进外界对本地域或族群文化的认同㉘。因此,对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传承与发扬具有极大意义,是维护中华文化多样性、塑造中华文化凝聚力、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与实践路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来源与精神纽带㉙。
二、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民族传统节庆的减少及意义缺失
民族传统节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民族传统节庆的意义和价值也在逐渐消失和流失。首先,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文化形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改变,都对民族传统节庆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民族传统节庆的意义和内容已经与现代生活脱节,丧失了其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如流传在安顺地区的十月“苗年”,历史上曾出现过10万人同庆的动人场景,但如今已基本消失。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化的影响逐渐渗透到传统的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传统节庆日益失去了其独特性和鲜明性,因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民族的节庆活动往往受到城市规划和环境限制。城市化进程对传统节庆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传统节庆的场所、规模、形式等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交流方面。如清水江流域的开阳县、龙里县、贵定县和福泉市等结合部,当地苗族同胞曾于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举办的“杀鱼节”,但随着上游水电站的修建,这一清水江沿岸曾经人山人海的节庆盛景一去不复返㉚。此外,许多民族的传统节庆逐渐失去其独特性和文化内涵,也使得民族的文化传承面临巨大的挑战。有的节庆为了迎合少数人的喜好而变得不伦不类,一些民族传统节庆的舞台被花大价钱请来的歌星、明星所占据,而富有当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族歌舞却成为陪衬。这不仅严重伤害了当地民族同胞的感情,浪费了民族传统文化展示的舞台和空间,而且改变了民族传统节庆的意义,造成民族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缺失。
民族传统节庆意义缺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民族传统节庆的意义缺失,使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性逐渐消失,这对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次,民族传统节庆的意义缺失,会导致该民族族群的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下降,这对于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民族传统节庆的意义缺失还导致了很多民族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缺乏兴趣和认同感,使得文化传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防止传统节日文化记忆的流失,提高传统节日的集体记忆功能,值得深入思考。
(二)民族传统节庆“认同”功能弱化
“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㉛可见,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增进文化认同的前提基础,而不同的民族节庆活动为各民族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对增强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许多纪念性的仪式和传统节日的认同功能正在逐渐弱化。年轻一代对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知之甚少,却以庆祝西方节日为荣。传统记忆仪式的弱化降低了社会凝聚力,这对集体记忆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若是传统节庆活动不断减少,即使传统节庆和民俗文化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的图片和文字比可以感受、触摸和欣赏的真实生活本身要多,这部分集体记忆最终也会淡化甚至消失,导致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弱化,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今,部分民族年轻一代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兴趣减弱,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认识不足,一些民族语言和古籍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面临后续无人的局面。如广西地区有些口传心授的山歌、费时费工的手工艺等民族文化瑰宝,由于年轻一代都不感兴趣,加上没有经济利益作为保障,愿意学习的人不多。如果这种困境得不到改善,相关民族的文化遗产将逐渐丧失,文化认同将逐渐弱化,这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因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障有价值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传承与发展迫在眉睫。
(三)民族传统节庆针对性保护措施有待加强
当前对于我国各民族传统节庆的保护,虽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针对各民族传统节庆的法律保障还不够完善,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保障,使得很多民族传统节庆的保护难以得到有力的支持。在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以国家为导向的方法可能无法有效地实现针对性的保护,因为有关的遗产是各民族或地区的产物。各国可能会制定一项保护其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战略,但该战略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种遗产的不同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的多样性㉜。如我国政府职能在初期阶段秉承的是“濒危保护优先”的职能原则,针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全方位精准化的抢救性保护㉝。但这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节庆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即便在广西这种传统节庆活动及文化传承发扬做得非常好的地区,也有部分市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非常缺乏,大部分保护单位无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编制。大多数市县财政文物保护经费较少,有的县仅有办公经费,加上部分基层政府及有关部门保护和传承的措施不到位、不得力,使得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严峻形势。甚至存在个别市县擅自拆除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点的现象㉞。大多县级博物馆达不到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文化遗产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识急需提高,保护利用任务仍然很艰巨。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同为侗族自治县,相距不足100公里,但两者在民族文化、文物保护的力度方面差距不小:三江每年在征集文物方面的预算在3万至7万元,大量的文物无法征集,而通道为打造中国侗族博物馆,近几年投入的文物征集经费高达2000余万元;三江侗族自治县这两年在侗族村寨保护工作方面共投入2628.65万元,而自湖南侗族村寨申遗以来,各部门总规划在侗寨申遗地及其缓冲区投资6.8亿元,按照申遗要求实施传统村落风貌整治及其整体保护利用、文物本体修缮及其周边环境整治㉟。据了解,与三江侗族自治县相邻的贵州省从江县从2014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当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㊱。因此,地方政府在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节庆方面也有待加强。
三、民族传统节庆活动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
(一)充分挖掘与发扬民族传统节庆内涵价值
首先,充分挖掘传统节庆的社会功能,发掘其共同性,使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特别是那些全民共享的传统节庆,在遵循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应充分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定期举办节庆活动,适当复原其传统仪式,唤醒“集体记忆”,不断营造全民共享“集体记忆”氛围,增强参与节庆活动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欢庆的节日,也是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此外,黎族人称“三月三”为谈爱日,海南苗族也庆祝“三月三”、畲族群众也会在“三月三”这天对歌盘歌,怀念始祖,款待宾客,以驱邪祈福。因此,其他地区也可以参照广西做法,充分挖掘当地“三月三”的节庆价值和凝聚意义,使其成为全民共享的传统节庆,通过节庆活动唤醒和创造集体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次,与时俱进借助新兴技术手段对传统节庆进行传承与发扬。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民族传统节庆进行传承和发扬。例如,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节庆进行数字化展示和体验,让更多人在虚拟世界中了解和体验传统节庆,对传统节庆产生“云集体记忆”。如有台湾学者制作了一个关于泰雅族的严肃游戏,游戏特别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部落信仰、习俗和仪式㊲。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提升传统节庆的知名度,让全国各族人民通过网络参与到传统节庆活动中来,打造全民“集体记忆”,增强文化认同。如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通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各短视频平台的网友均参与讨论,还有全国各地的游客赶到西双版纳参与泼水节。这种方式极大提升了泼水节的知名度,同时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线上的讨论与线下的参与,可以构建出全民共享的节庆,塑造全民“集体记忆”,通过泼水节这一节庆媒介,全国各族人民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可以极大推动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强化民族传统节庆“认同”功能
节庆场所和节庆认同可以被视为个体对特定场所或节日的喜爱,以及特定场所或节日对个体的象征意义,即特定场所或节日涉及个体的归属感以及个体的身份和心理感受㊳。节庆参与者会对节庆举办地产生认同,有学者提出节庆地点应被视为节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㊴,还有学者提出节庆的举办可以增强民众的认同,并可以应用认同理论来评估管理者是否成功举办节庆㊵。与旅游相关的研究提出,公众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与旅游活动有关㊶。旅游活动也会刺激一个地方的社区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和节日认同㊷。
因此,各地区可以将民族传统节庆与旅游业相结合,成为地方旅游的一部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如广西每年举办的“壮族三月三”节庆,可以吸引成百上千的游客前往广西旅游观光,这可以极大提升游客对广西地区、广西节庆、广西文化及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整合传统节庆和旅游这两个元素,地方政府和当地旅游机构可以为游客创造独特和真实的体验,促进游客对节庆举办地及节庆文化的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此外,传统节庆和旅游的结合也可以培养当地居民的认同感。各民族传统节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是各民族人民的精神财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些节庆,当地居民可以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认同,让各民族群众自觉参与和推广传统节庆文化,不断促进传统节庆的传承与发展。
(三)因地制宜保护民族传统节庆
保护和传承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而对于民族传统节庆的保护和传承,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同民族的传统节庆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因此在保护和发展时需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域和民族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这方面,需要政府、学者、专家、社会各界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以确保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在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的同时,能够不断传承和发扬,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践支撑。
政府对于推动民族传统节庆的保护至关重要。政府应根据地方不同民族传统节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为民族传统节庆的保护提供制度保障。如广西“壮族三月三”与苗族“苗年节”均为多民族共同庆祝的节庆,但其背后的文化、所蕴含的意义及表现形式均不一样,因此采取因地制宜的保护措施对于民族传统节庆的保护意义重大。政府还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民族传统节庆的保护和传承。如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开展特殊财政拨款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政府还应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民族传统节庆的保护和传承中。如政府应当加强对各民族传统节庆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民族传统节庆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传统形式和特点等,为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学者与专家在民族传统节庆保护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专家应当对各民族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进行深入研究,为民族传统节庆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专家还可以参与到各民族传统节庆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如为当地居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等。当地居民也应充分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传承民族的传统节庆文化。同时,当地居民还可以作为活动的主要承办方,参与到节庆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中来,使节庆活动更加贴近当地文化特色和居民需求的同时,强化当地族群对于本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认同。
总之,政府应该加大对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保护力度,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充分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及民众需求的结合,发掘文化内涵和价值,让传统节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让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践支撑。
作者简介:陈立鹏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学术带头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心理与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禄嫦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心理、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