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拱墅)活动暨第六届大运河文化节开幕式
6月10日,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的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拱墅)活动暨第六届大运河文化节开幕式在杭州市拱墅区运河广场隆重举行。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省政府副秘书长李云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黄明辉,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省广电集团副总编辑顾顺坤,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省文物局局长柳河,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单烈,省农办副主任严杰,省民宗委副主任陈振华,省旅游局副局长杨建武以及杭州市政府副市长陈红英、杭州市拱墅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活动。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为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项目、2017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授牌颁奖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为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项目、2017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授牌颁奖。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云林、杭州市副市长陈红英为浙江省2016年度重要考古新发现项目颁牌。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黄明辉为2016年度浙江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颁奖。省广电集团副总编顾顺坤为最美文物守望者(最美业余文保员、最美志愿者)颁奖;省文物局柳河局长为文物工作从业30年代表颁奖。
省文化厅金兴盛厅长在开幕式上致辞。金厅长充分肯定了我省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我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两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7项,多方面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金厅长还肯定,自2006年以来,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已连续举办了11届“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对于强化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省上下联动,相互呼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开展一系列展演展示、法律咨询、知识讲座等活动。金厅长鼓励大家,要以遗产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也要努力为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项目展演
开幕式后举行了十分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项目展演。来自浙江各地的众多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在此基础上编排的节目纷纷亮相。取材于人类非遗项目“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杭罗编排的舞蹈《杭罗灯》,取村于人类非遗项目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编排的舞蹈《龙泉青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奉化布龙》、《永康九狮图》、《畲乡彩锦》、《十八蝴蝶》、《高头竹马》,省级非遗项目的《长兴狮子》、《武义花轿》、《硬头狮子》、《鳌龙鱼灯》、《立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让市民大开眼界,零距离接触传统艺术的魅力。这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唤醒人们记忆中的风景,追寻传统文化的源头,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走进我们的生活。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开馆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献成果展也于今天上午8:00举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十佳百优评选结果也在此揭晓。
省文化厅金兴盛厅长、杭州市拱墅区委书记朱建明共同揭牌
省文化厅金兴盛厅长、杭州市拱墅区委书记朱建明共同揭牌,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拱墅区人民政府区长章燕致辞。陈瑶副厅长表示,浙江省非遗文献馆,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媒介。每一件文献都经过岁月沉淀,流传下来滋养我们的心灵。我们当以发掘历史文脉,推进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为宗旨,把非遗文献馆办成荟萃非遗保护成果的宝库,浙江非遗对外展示的窗口,中小学生校外体验非遗的课堂,运河南端非遗旅游的景点,拱墅百姓精神生活的乐园,全国非遗人向往的学术家园;把非遗文献馆建成融非遗文献收藏、展示、研究于一体的,为百姓喜爱、员工骄傲、业内推崇的省内有影响、全国有特色的阵地,让非遗的魅力得以大力彰显和广为传播。
此外,围绕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浙江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推出了文化遗产集市、公益鉴宝、非遗展览、文物及非遗讲座,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咨询等一系列活动。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拱墅)活动暨第六届大运河文化节开幕式,还由浙江电视台经济频道全程直播,浙江广电集团所属频道、频率及新媒体,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子报及新媒体,杭州广电集团所属频道、频率及新媒体等18家中央、省、市媒体大力支持,为全省人民提供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