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5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八   
佳能向中国艺术研究院捐赠白傣彝族非遗影像数据库
创建时间:2012-09-08 10:21:04

佳能向中国艺术研究院捐赠白傣彝族非遗影像数据库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小泽秀树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高显莉致辞


小泽秀树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丁岩主任捐赠白傣彝族非遗影像数据库


 

   2012年9月7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捐赠了白族、傣族、彝族非遗影像数据库,数据库由佳能(中国)拍摄、整理的白族、傣族、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数据组成。佳能(中国)从所拍摄的24,900张照片、428小时视频,共2.45TB影像数据文件中整理、精选、编辑从而形成的最终的数据库,内容涵盖了白族扎染、傣族孔雀舞、彝族烟盒舞及火把节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声音以及文字数据,该数据库将成为文化部记录、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

  从2009年起,佳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正式启动,来自非遗保护、影像学、人类学、民族学、舞蹈艺术、民间美术等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受邀参与,为项目提供学术指导。经过前期调研和实地探访后,佳能“非遗保护”项目组的20多名成员踏上了艰辛的非遗保护之旅。三年来,项目组利用尖端影像设备,科学、系统、深入、全面地记录了羌族、苗族、白族、傣族、彝族这5个民族,15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

  三年来,项目组穿行3万多公里,深入四川、贵州、云南3个省的60多个县市自治州,走访了20多位省级、国家级传承人和500多位民族文化持有人,为羌、苗、白、傣、彝5个民族的1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拍摄照片多达7万幅,视频1千多小时,累计数据量6TB。后期整理阶段在专家指导下进行,项目组用严谨的科研态度,系统地整理了各项非遗技艺的历史背景、时代沿革、传承现状等数据资料,最终形成了国内首套完整的白族、傣族、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数据库。项目组用影像创作的热情重现各项非遗技艺的流程、分解动作、舞蹈阵型变化,用严谨的科研态度整理了非遗技艺的历史背景、时代沿革、传承现状、传承情况等数据资料,以期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事业做出贡献。

 
  傣族孔雀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旺腊表示:“作为孔雀舞的传承人,我由衷地代表大家跟佳能道声谢,远道而来拍我们这些老传承人跳舞,不过我也由衷地希望不管是傣族的,还是其他民族的年轻人看到后觉得漂亮,都来学习孔雀舞,把这项文化传承下去。”

 
  同期举办的佳能(中国)“影像公益”成果展上,佳能(中国)全面地展示了多年来在“影像公益”战略指导下,在教育启蒙、环境保护、文化支持、社区关怀、志愿者服务和人道援助方面的成果。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小泽秀树表示:“佳能(中国)始终致力于成为全球影像产业的领袖和一个负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秉承集团的‘共生’理念,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凭借自身的影像专业优势,全力支持中国的公益事业,积极推行独创的“影像公益”模式,为建立一个永远“共同生存、共同劳动、幸福生活”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努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高显莉表示:“佳能(中国)长期关注并利用自身影像技术优势积极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许多少数民族保留珍贵的非遗传承‘火种’,同时通过这些记录的广泛传播引起全社会关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目前非遗保护工作方向,我们也衷心希望社会中有更多佳能(中国)这样的企业投入到非遗保护的工作中。”
 
编辑: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