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河南淮阳上演洛阳非遗 非遗丛书《正字戏》发行
作者:3021 创建时间:2010-03-23 09:18:15

河南淮阳上演洛阳非遗

非遗丛书《正字戏》发行


    粤政府与中大深度合作

  广东省文化厅与中山大学《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18日在中山大学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在5个专业领域深度合作,以提供更好更优的公共文化服务惠泽全省民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遗产产业方面,双方将联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专门人才和文化遗产产业开发与管理人才。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发挥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向省文化厅提供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面的信息;双方将对可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项目以及文化遗产产业园建设进行调查、论证和规划。

  上海市民将亲见“黄道婆”

  “百岁”纺纱车将带着黄道婆时期的棉纺技艺,进驻上海世博园区。日前举行的上海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讲坛上传出消息,在纺纱技艺参与世博园区表演期间,市民还可得到黄道婆棉纺技艺传承人的指点,亲身体验纺纱。2006年,徐汇区的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汇区非遗研究馆员黄树林透露,目前已确定在今年7月10日至19日,4台上了年纪的纺纱车将进驻世博园区。其中,年龄最大的一台纺纱车,已接近“百岁”。

  大二女生发明磁性剪纸

  就读于杭州师范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大二学生王子月上完课后,便赶往她的公司开始忙活了。最近她打算再开一个公司,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王子月来自山西晋城,她发明创造的“飞点儿磁性剪纸”不到一年就拥有十多个加盟店,赚回30多万。王子月说,磁性剪纸就是将剪纸艺术和新型材料融合在一起,把将要剪的剪纸模型贴在磁性材料上。把山西的传统艺术用现代化“武器”进行包装,如此方法生产出来的磁贴画和磁性剪纸不仅可吸附到磁性相框、磁性画轴上,也可吸附在冰箱、防盗门、汽车等铁制物体上。

  非遗丛书《正字戏》发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正字戏》日前在广东陆丰举行发行及赠书仪式。陆丰正字戏为中国南戏遗响,传入粤东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一个多声腔古老珍稀剧种,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专家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正字戏》一书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一卷,由浙江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正字戏渊源与概况、正字戏声腔与伴乐、正字戏传统剧目、正字戏表演特色、正字戏著名演员等5个章节。此书由正字戏表演艺术家彭美英女士历时近两年撰写。

  在18日举行的“中原古韵――首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首场演出中,人们从铿锵的锣鼓声中感受到了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屯排鼓的威风。展演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的宗旨是集中展示中原“非遗”风情,让百姓在赏百般技艺、听百台戏剧、玩百项游艺的同时,普及“非遗”知识,增强保护意识,营造参与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抢救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曹屯排鼓、二鬼摔跤、河洛大鼓等三个省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类项目代表洛阳参加了此次展演活动。

  近日,设置在贵州省博物馆场内的黔艺宝“小舞台”向海内外游客开放。这是贵州省内首家以接待海内外游客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这里为了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民族歌舞表演,每晚的演出安排不仅增设了原汁原味的独山布依地灯,还有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苗族芦笙表演,就连爱好戏曲的票友们也能在这里找到共同点,黔剧选段、花灯剧选场,还有用古老贵州弹词唱出的贵阳小吃:《请来吃碗肠旺面》等文化段子。

(来源:人民网/作者:殷新宇)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