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
活动演出简介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将于2010年2月27至3月30日在京举行。
此次调演共分九个专场,汇聚了全国20个省(自治区、市)的少数民族同胞,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音乐类和传统舞蹈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为主,原汁原味地呈现少数民族独特风情与文化风貌,充分展示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
多彩民族――综合专场一
此场演出,为元宵节非物质文化调演活动的首场演出,汇集了朝鲜族、鄂伦春族、蒙古族、满族、羌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域选择上突出北方为主,兼柔中原文化的特点,集中展示了我国北方各民族非富多彩的文化风貌和独特的地域色彩。演出中观众可以欣赏到满族二贵摔跤、朝鲜族农乐舞、蒙古族四胡音乐、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羌族民间歌舞组合等精彩节目。
象帽舞(本网资料图)
其中,“朝鲜族农乐舞”是历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的保留节目。它是一种朝鲜族在岁时仪式和节庆活动中表演的舞蹈,体现了朝鲜族人民的智慧和结晶。它集手鼓舞、长鼓舞、圆鼓舞、长袖舞、打击乐和象帽舞为一体。“朝鲜族农乐舞”包含很多内容,“象帽舞”是其中表演难度和艺术价值最高的表演形式。象帽,视其彩带的长短,又可分为短象帽、中象帽和长象帽;中象帽是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最为常用的象帽。2009年,“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次演出的主要表演者金明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舞出的33米象帽彩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彩带。
二贵摔跤(辽宁省科学普及网)
此外,由河北省文化厅选送的《勇士摔跤舞》也很值得期待。“满族二贵摔跤”是流传于河北省隆化县的一种传统满族民间体育游艺,形成于清朝道光末年,兴盛于清末至中华民国期间。表演者在表演时,将木制摔跤道具绑在背上,双腿全蹲,双手倒穿一双薄底布靴,手足并用,一个人活灵活现地表演两个人摔跤的场面,表演强悍有力,动作诙谐幽默,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该项目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首次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
本场演出将于2010年2月27日、28日19:30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和观众见面。
高原奇葩――青海省专场
青海省历史悠久,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因长江、黄河、澜沧江皆发源于此,人称“江河源头”。这里生活着藏族、土族、撒拉族、回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他们创造了独特丰富的民间文化,形成了灿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场演出集中了青海省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优秀项目,充分展示了青海省悠久绚烂的历史和富有民族韵味的瑰丽文化。
演出分为“情满雪域”、“天籁之音”、“欢歌劲舞”、“花海飘香”和“彩袖飞虹”五个部分, 观众可以有幸聆听曲调高亢、旋律优美的“花儿” 和历史悠久、随兴编唱的“藏族拉伊”。欣赏到形式活泼、既歌又舞的“回族宴席曲”和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延海表演的“土族婚礼”。
锅庄舞(本网资料图)
此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的“弦子舞”和“锅庄舞”也将和观众见面。“弦子”又称“谐”、“叶”、“巴叶”,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弦子舞”也常称为“弦子”,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内容包括有迎宾舞、相会舞、赞颂歌舞和爱情歌舞。旋律活泼热情,舞蹈轻松抒情,极具民族特色。“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其中以“玉树卓舞”种类最为繁多,内容以对家乡、自然风光等的歌颂为主,同时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动作主要围绕甩袖来进行,完整的演出分祭奉神佛的序舞、表现深厚内容的正部、祝福吉祥的尾声三个部分。很有观赏价值。
本场演出将于2010年3月3日、4日19:30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激情呈现。
巴蜀羌魂――四川省专场
羌族,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北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他们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通用汉文。
羌族因依山而居,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他们能歌善舞,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岁月中,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和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从他们的歌声和舞蹈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那源自祖先炙热灵魂的不断舞动。
羌族聚居区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灾区内羌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古老文明造成了巨大破坏。为了抢救和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牌成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随后,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和羌族群众的积极参与下,2009年,反映羌族民俗风情的“羌年”作为羌族文化的集中代表,申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批准入选。
羊皮鼓舞(本网资料图)
此场演出,以“羌年”为主要内容,以“羌魂”为主题,分为“祭”、“耕”、“韵”、“魂”四个部分,通过万物供奉、铠甲舞、羊皮鼓舞、羌笛演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集中展示,表现了羌族人民,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重建美好家园的伟大实践。
演出将于2010年3月7日、8日19:30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
苗岭侗乡――贵州省专场
在我国神奇秀美的云贵高原上,有众多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侗族就是十六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高原热土孕育着侗族灿烂的文化,美丽富饶诠释着侗族人民的勤劳质朴。侗乡山寨,素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其中以“侗族大歌”和“侗族琵琶歌”为典型代表。
为了充分展现“侗族大歌”的独特艺术魅力,本场演出以“侗族大歌”和“侗族琵琶歌”为主要内容,并贯穿始终,充分展示了“侗族大歌”的丰富性、多样化,同时体现出侗族深邃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热烈的风情。将这美妙绝伦的天籁之音凝聚于舞台,让观众真实完美地体会到苗岭侗乡的韵致。
侗族大歌千人唱(王顺红摄)
“侗族大歌”是流传于侗族地区,由众多人参与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天籁之音”。“大歌”,侗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它的声部组合以“众低独高”(众人唱中、低声部,领唱在高声部)为原则,整个声部协调默契,张弛有度,如行云流水,表现出侗族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按照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可以分为:叙事大歌、儿童大歌、礼俗大歌、鼓楼大歌、声音大歌、戏曲大歌等,节目叙事歌、蝉歌、男生大歌、女生大歌等不同表现形式。
“侗族大歌”以独特的演唱方式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传承侗族的历史和文化。它不仅仅是一门音乐艺术,而且是侗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侗族社会结构、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琵琶歌(本网资料图)
“侗族琵琶歌”分布于贵州省南部方言侗族地区,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歌唱内容几乎涵盖侗族历史、神话、传说、故事、古理、生产经验、爱情生活、风尚习俗、社会交往等各个层面,并相沿既久,传承后代。许多文艺书籍把抒情琵琶歌列入民间歌曲范畴,而叙事琵琶歌则常被列入曲艺范畴(称琵琶弹唱)。由于各地所使用的琵琶型号、定弦、土语、嗓音和演唱场所的不同,形成了多种不同风格。该项目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演出中,观众可以欣赏到“车江琵琶歌”、 “三宝琵琶歌”、 “晚寨琵琶歌”、 “平架琵琶歌”等多种不同风格的“侗族琵琶歌”,尽情领略天籁之声的美妙意境。
演出将于2010年3月9日、10日19:30在天桥剧场隆重登场。
草原欢歌――内蒙古自治区专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富饶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孕育了草原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厚重的历史抒写出他们辉煌灿烂的文化。境内居住有蒙古、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回、满等各民族同胞,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本场演出以蒙古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从舞蹈、器乐、民歌、服饰各方面,对蒙古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集中、立体的展示,充分表现出生草原文化的丰富性,使观众近距离地感受到草原文化的深刻内涵,更透彻地了解游牧文明的精神特质。
蒙古族长调民歌(本网资料图)
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我国第一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必演曲目。“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牧民在长期游牧劳动中创造的独特民歌形式,它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曲种类,具有旋律悠长舒缓,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跌宕起伏的特点,并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感怀父母、仰慕英雄、讴歌爱情为主要题材内容,是蒙古族全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必唱的歌曲。
蒙古族搏克(本网资料图)
此外,观众还将欣赏到首次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蒙古族搏克。“搏克”即摔跤,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选手在悠扬高亢的长调歌曲中跳着鹰步列队上场,比赛完毕又跳着鹰步向观众致意退场。优胜者脖颈佩戴色彩鲜艳的“章嘎”(项圈),作为获胜次数的标志,彩条越多表明选手获得冠军的次数越多。“搏克”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它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该项目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场演出将于2010年3月13日、14日19:30在天桥剧场激情上演。
潇湘风情――湖南省专场
湖南省简称“湘“,湘江流域过去多植莲花(水芙蓉),故湖南又有“芙蓉国”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集生活区,主要有汉、土家、苗、侗、瑶、白、回等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各民族以其勤劳和智慧,共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保留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场演出集纳了土家族摆手舞、瑶族民歌、靖州苗族歌鼟、瑶族长鼓舞、湘西土家族铜铃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不同侧面真实地反映湖南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个性鲜明、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风貌。
土家族摆手舞晚会(本网资料图)
“土家摆手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大型民族文化活动,以祭祖先、求兴旺、庆丰收、祈吉祥为主旨,以娱人娱神为目的,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土家人称“摆手”为“舍巴日”,土家“摆手”集歌、舞、乐、剧于一体,表现了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同时带有浓重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祀性。该项目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毛古斯舞(本网资料图)
“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极具原始风情。该项目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本场演出中,观众还可欣赏到戴碧生演唱的“花瑶呜哇山歌”。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学习演唱,至今已有48年,会唱花瑶呜哇山歌近2000余首。另一位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田隆信,也将亮相舞台,为大家演唱土家族民歌、演奏各种土家族乐器。
本场演出将于2010年3月17、18日19:30在天桥剧场上演。
八桂风谣――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场
广西,是嵌于祖国南疆的一颗“明珠”,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十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他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用自己的智慧与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
本场演出中,观众可欣赏到有“广西民族音乐富矿”美誉的那坡壮族民歌,曲调婉转、词句优美的“瑶族蝴蝶歌”,从唐宋流传至今的“壮族三声部民歌”等多种极富民族特色的演唱形式。同时,可与山西锣鼓媲美的烟墩大鼓、马山三宝”之一的“壮族会鼓”和壮族特有的的拉弦乐器“马骨胡”可将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试听体验。
田林瑶族铜鼓舞(本网资料图)
此外,舞蹈表演也很值得关注。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田林瑶族铜鼓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的经典保留节目。“铜鼓舞”是壮族、瑶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它是以鼓手有节奏地击鼓,由鼓点的节奏变化而引起舞蹈者的动作和队形变化的一种舞蹈。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瑶族同胞都要跳“铜鼓舞”,以纪念先人,欢庆节日,祈求健康长寿、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舞蹈气势恢宏,节奏鲜明,具有壮族舞蹈的鲜明特色。
毛南族肥套(本网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毛南族肥套也将首次和观众见面。“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为毛南族“族宝”。一千多年来,毛南族人创造的神秘、独特的傩文化,集巫、道、佛三教于一体,保持着性崇拜、生殖崇拜和自然崇拜的遗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肥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傩歌、傩舞、傩戏、傩乐、傩故事(口头传说)、傩面具雕刻等几大类。该项目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场演出将于2010年3月21日、22日星期日19:30在天桥剧场和观众见面。
多彩哈达――西藏自治区专场
雪岭横空,大河奔涌,蓝湖静谧,群群牛羊移动于牧场,金色青稞飘香于河谷,更有那辉煌古寺,纯朴歌舞,令人心醉神迷。“世界屋脊”的西藏,总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自然淳朴的藏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并传承着古老而神秘的藏族文明,向世人昭示着西藏永恒的魅力和神秘的诱惑。
本场演出精选了西藏地区富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呈现给观众,以期从各个角度全面地展示出西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人们更能深入地体会雪域之地的艺术魅力,感受藏族同胞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了解西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和谐、进步、繁荣的新气象。
演出中观众可以欣赏到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高贵典雅的“囊玛”、奔放热烈的“堆谐”、欢快喜悦的“果谐”都将一一为观众奉上。
热巴舞(本网资料图)
其中,“热巴舞”的主要表演者丹增曲塔、四朗曲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据史料记载热巴起源于公元十一世纪,由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所创建。热巴的前身是西藏原始宗教“笨”教的“巫术”和“图腾舞”。它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高超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和奇特的面具,又吸收了古象雄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的精髓,从而成为藏族古代灿烂文化艺术中的奇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旦嘎甲谐” (王绪彬/摄)
“旦嘎甲谐”也是多次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的节目。“甲”意为战胜,“谐”意为歌,“甲谐”即“战胜之歌”。相传在西藏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尼藏战役”,当时尼泊尔派兵侵入后藏地区,一位贵族率领藏军进行了英勇的自卫反击战,保卫了家乡。人们为庆祝这一胜利,表演了“甲谐”舞蹈。“旦嘎甲谐”的舞步稳健,舞姿粗犷,音调高昂,鼓点流畅,在后藏地区颇为盛行。该项目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表演者扎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本场演出将于2010年3月25日、26日19:30在天桥剧场激情呈现,敬请期待。
灿烂中华――综合专场二
此场演出,为元宵节非物质文化调演活动的最后一场演出,汇集了畲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域选择上突出南方为主,兼柔西北的特点,集中展示了福建、湖北、广东、海南、重庆、湖南、甘肃、宁夏、西藏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少数民族“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出中观众可以欣赏到瑶族耍歌堂、长阳山歌、沮水呜音等精彩节目。这些节目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我国灿烂多彩、繁荣辉煌的民族文化,展现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生生不息的发展面貌。
兴山民歌(网络图片)
其中,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家珍表演的“兴山民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的经典曲目。兴山民歌,源远流长,蕴藏丰饶,分布于湖北省兴山县各乡镇及其东、南、北部的周边地区。被国内音乐界学者指认为“荆楚古歌”的遗存。它音调奇特,不见经传,让人不识音高、不辨调式、不易歌唱。它所包含的“兴山三度音程”,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民歌(本网资料图)
此外,畲族民歌为近年来首次进京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的节目,很值得关注。畲族,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主要聚居于闽东、浙南地区。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不论男女老少大都善歌,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族歌俗歌会和山歌歌俗。题材内容丰富,大致可分为叙事歌、杂歌、仪式歌,曲调大致分为山歌调和师公调两大类。大多七字一句,四句一首,讲究畲语押韵,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该项目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场演出将于2010年3月29日、28日19:30在天桥剧场上演。
(来源:www.ihchina.cn)
(撰稿: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