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龙门阵大庙会 巴渝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受欢迎
作者:2985 创建时间:2010-02-19 10:38:42

 

龙门阵大庙会 巴渝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受欢迎

  

    春节期间龙门阵•华岩大庙会音乐广场上上演了精彩的非物质文化演出,记者看到虽然天空时而有小雨,市民们仍然撑起雨伞专注地欣赏表演,广场上热闹非凡。

    万余盏红灯笼为背景的熊家婆主舞台前,激情的威风锣鼓喜庆开场,真是音响威风、曲式威风、场面威风、舞姿威风。

    威风锣鼓之后广场舞台上上来了一群衣着红黄两色的老小表演团队,有人抱鼓、有人提锣、还有些表演者分别拿着大小不一的几十个唢呐一同登场。巴渝民间艺术协会的董桂涛会长告诉记者,最大唢呐长度达到2M,唢呐口直径达到1M,演奏这种唢呐的表演者需要具备超高的肺活量!这个节目就是来自万盛金桥镇“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的金桥吹打,它属于民间吹打乐种,产生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金桥吹打在四川省、重庆市的演出比赛中多次获奖,重庆市文化局命名金桥镇为“吹打乐之乡”。因为其风格独特,2006年5月20日,金桥吹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次来参加龙门阵•华岩大庙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节目还有木洞山歌,记者在木洞山歌节目表演现场看到,表演者们穿着整齐的蓝布花衣服,男士扎头巾、女士栓红头绳,还提着花篮、戴着草帽,全程再现当地劳动人民的世俗生活情景。记者从巴渝民间艺术协会的董桂涛会长处了解到,木洞山歌系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中经战国时代的"下里巴人"、汉代的"巴子讴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1990年,木洞地区被重庆市命名为"山歌之乡",1999年,木洞山歌又被命名为"巴渝优秀民间艺术"。2006年5月20日,木洞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经典的金桥吹打、木洞山歌以外,记着在龙门阵•华岩大庙会上还看到了大型腰鼓表演,董会长告诉记者这支腰鼓队可以打出花式腰鼓,跳腰鼓舞,平常大家很少看得到这样的腰鼓表演形式。还有精彩纷呈的车幺妹,喜气洋洋地跳起贝壳舞、金鱼舞,表演划旱船、猪八戒背媳妇等传统民间特色艺术。

    据悉,龙门阵•华岩大庙会每天的非物质文化演出都吸引了上万观众观看,非物质文化艺术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来源:腾讯·大渝网)

(编辑: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