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13   星期五   农历冬月十三   大雪 大雪
“非遗”:开花还需土壤沃
作者:2895 创建时间:2010-01-05 10:31:51

“非遗”:开花还需土壤沃

 

    年终岁末,记者来到运河之乡山东枣庄市的台儿庄,观看了一场运河花鼓戏,欢快、幽默、风趣、奔放的表演,融合了北方豪迈之气和南方婉约细腻,领略到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环顾整个戏场,观看者多是白发老人,年青人寥寥无几。戏迷张春生老先生感叹:“我是看着花鼓戏长大的,我们老了,花鼓戏也老了,当年‘万人空巷 "的盛景难以再现!”

    在鲁南,柳琴、梆子、茂腔、快书、吹鼓乐、灯戏……这些“非遗”几乎都遭遇到同运河花鼓同样的命运。“非遗”到底“病”在何处?怎样才能让她枝繁叶茂,重放光彩?

旧曲新唱:以当代魂魄点燃生命之光

  2009年,莱芜梆子《儿行千里》演出上百场,场场观众爆满,并走进了省城,唱红了北京。在传统戏曲奄奄一息的景况下,《儿行千里》为何一枝独秀?莱芜市委干部刘光远道出缘由:“此剧融入当代情思,以现实生活中公众关注的‘反腐"为主题,撩拨起人们的美学情感,与观众的思想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观念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在网络游戏和多媒体技术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似乎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感兴趣,有的甚至不屑一顾。失去了“欣赏群体”,“非遗”生存的土壤自然越来越贫瘠。此文化现象引起莱芜人的焦虑,他们苦苦寻觅新的突破:旧曲新唱,既保留原汁原味,又赋予时代内涵,让其回归百姓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近年来,莱芜梆子剧团创作出一批反映当代生活的精品力作,演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推出《推媳妇》、《正月十五雪打灯》、《雪野风情》、《汶水谣》、《秋江》等现代戏,在观众中激起强烈的共鸣,也唤起人们对莱芜梆子的喜爱,使其从衰落中跃起,日益红火起来。

  审视莱芜梆子现象,人们认识到,广大民众的关注与热情是“非遗”的生命力所在,失去了民众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诸多“非遗”失宠的原因是,留了枝叶,却丢了根基;保其形表,却失了神魂。戏曲研究专家张铁民说,在多姿多彩的现代社会里,只有更新观念,应时而变,推陈出新,追踪时代步伐,捕捉与当代人的审美情思产生共振的“点”,创作出反映时代生活的新作品,才能使陷入尴尬境地的“非遗”重现生机。

  “人类社会的发展给‘非遗"注入时代的气息,而‘非遗"的存在又给人们以传统文明最深根源的滋养,”曲阜师大教授刘新生说,“这双向效应不可忽视,比如近年来麒麟文化在鲁南得到丰富和发展,在吉祥如意的主旨中又融进和谐、仁爱、创新的内容,使其呈现旺盛的生命力;反过来,麒麟文化给人们的情感、精神世界、价值观念以最圣洁的抚慰,从而得到人们的喜爱,把‘根"留住!”

蓄水养鱼:凭人文环境拓展生存空间

  人文环境是“非遗”生存与发展的土壤,蓄水养鱼为“非遗”的传承营造起生命空间。在临沂近日举行的民俗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习俗、生活群体紧密相关,脱离了相关的社会人文条件就不可能孤立存活。只有文化生态的区域性保护,才能保持活态传承的延续能力。不能把目光只放在它本身,必须连同与它的生命休戚与共的人文环境一起加以保护和培养。

  在鲁南,记者欣喜地看到,各地根据各自的风土人情,通过举办各种传统节会、庙会、闹春、龙舟竞赛、民俗游等活动,传承公民礼制规范,如婚礼、寿礼、成人礼等,使独特的民俗民风得以延续。在济宁、临沂、枣庄等地,处处可见历史典故标识牌、雕塑民间传说、建立名人碑亭等。风格独特,质朴豪放,高亢激越的鼓吹乐,经过挖掘、整理和推广,已由单纯的用于婚丧嫁娶活动,逐步扩展渗透到大型节日联欢、开业庆典、参军升学、丰收喜庆等场合。人文环境的创设,使得柳琴、梆子、吹鼓乐、灯戏,以及麒麟、剪纸、石雕、制陶艺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生存空间,给“鱼”儿的生长蓄起水。

  随着经济一体化浪潮由城市波及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农耕文化环境被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所创造的新的文化环境所代替,当村村通广播、电视成为现实,人们在为农村文化设施的改善而高兴的同时,也为承继千百年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日益势微、日趋边缘化而忧虑。仅从传统技艺的传承来讲,喜爱与关注者寥寥无几。泥塑艺术传承人程学义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年轻人谁愿鼓捣这些土玩意,费力不挣钱。”

  费力不挣钱,道出了“非遗”难以承继的又一个原因。长期在民间活动的律师刘中伦说:“‘非遗"保护必须与当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以至交融统一、和谐发展,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的良性互动。”他的一番话令人想到:伏里土陶、临沭的柳编、曲阜的楷木雕、莱芜的铜雕……都已渐渐长成产业。据日照市博物馆馆长董树涛介绍,日照农民画村已被列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发出农民画衍生产品,生产出印有日照农民画的画册、台历、书签、烟灰缸、丝巾等特色产品,已初步形成了集绘画、装裱、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走上了市场化、国际化道路。如果都像这样,“非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岂不非常广阔!

培植沃土:让传承人才脱颖而出

  生长在制陶世家的甘志友,近来收下8位弟子,壮大了伏里土陶研究、制作、创新、发展的队伍,近来登门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伏里土陶艺术研究所应运而生。他先后撰写了《伏里土陶艺术及其特点》、《伏里土陶艺术发展创新的尝试》等多篇论文,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因他在传承、发展伏里土陶上有着杰出贡献,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甘志友说:“‘非遗"不是指物、也不是指人,而是和物、和人紧密相连的文化事象。如果没有了传承人,保护与传承也就是一句空话。”

  由于众多戏曲创作、演职人员纷纷转行,民间老艺人相继去世或退休,地方戏曲、传统工艺日益衰弱,有的濒于失传。传承人一旦逝去,珍贵的文化遗产就很难被传承下去,所以我们今天是和时间赛跑。长期关注“非遗”传承的退休教师韦勇说:“全社会要尊重传承人,调动和发挥传承人的积极性和聪明智慧,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承担传承的责任。开展各种传习活动,采取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技艺和知识等,扶持、培养起一大批传承民间艺术的文艺团队和‘乡土艺术家"”。

  时下,有很多年轻人对本土的优秀文化遗产颇为陌生。不少学校自主招生时,面试考官提出有关莱芜梆子、二人转、柳琴戏等问题,能讲出所以然的寥寥无几,其中不乏名牌中学推荐来的“高材生”。记者走访了鲁南3个市的6所中小学,结果让人感到焦虑:学生中会唱民歌的、懂地方风土人情典故的很少。曲阜师大教授刘新生说:“要把‘根"留住,就要在孩子心中种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要让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增强他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可喜的是,济宁市组织开展了“民间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和体验中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使了解传承非遗的工作从娃娃抓起。临沂市则编写出民间艺术乡土丛书、教材,在中小学、职业学校开设民间艺术课程。更多有益文化传承的措施正在推进中。(记者 邢兆远)

民间工艺美术家甘志友在展示他烧制的伏里土陶代表作“大辟邪”。伏里土陶被专家誉为“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稀有土陶文物”,据大汶口文化遗址和汉、唐、明、清墓葬发掘证实,其制作历史近6000年。(资料照片)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