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中国瑶族精心打造盘王节文化品牌
作者:2860 创建时间:2009-12-08 14:54:21

中国瑶族精心打造盘王节文化品牌

    12月2日至7日,中国瑶族盘王节在广西贺州市举行。来自广西、湖南、广东、云南等中国各省区,以及美国、泰国等国家的瑶族同胞、瑶学专家等云集此间,在祭祀祖先盘王的同时,共同商讨如何将盘王节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瑶族节庆和民族文化品牌。

    1984年,在广西南宁召开的瑶族代表座谈会确定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为全世界瑶族统一祭祖节日――瑶族盘王节。2006年,由贺州申报的“瑶族盘王节”被中国政府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届‘中国瑶族盘王节"期间,粤湘桂三省区周边10个瑶族自治县共同商讨联合建立举办盘王节的协调机构和具体的运行机制,制定统一的《章程》,并商量如何统一盘王节的盘王像和会标。此外,还讨论吸收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和昭平县等三县(区)为联合举办瑶族盘王节的成员县(市、区),使轮流承办盘王节成员增加到13个。

    广西瑶学研究会会长张有隽告诉记者,“中国瑶族盘王节”已经成功举办了10届,受到全球瑶族同胞的广泛关注。实践证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对成功举办瑶族盘王节非常适用。

    盘王节期间,来自全球各地的瑶族同胞共同唱起了本民族史诗古歌《盘王歌》,跳起了瑶族特有的长鼓舞。瑶族姑娘和小伙子穿戴上五彩斑斓的头饰和服装,进行了瑶族服饰展演,共同庆祝瑶族最隆重的节日。神秘的祭祀仪式、古老的《盘王歌》、美丽的瑶族姑娘和耀眼的服饰,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古老而多姿多彩的瑶族。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现有人口2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贺州是中国瑶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瑶族文化遗产,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瑶族服饰”、“瑶族盘王节”、“瑶族长鼓舞”和“蝴蝶歌”四大文化瑰宝的保护基地。1993年第一届南岭瑶族盘王节在贺州举办。

(来源:新华网 记者蒋桂斌)

    瑶族服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瑶族服饰在广西瑶族服饰中特色非常突出,分男装和女装。男装又分盛装和便衣,其服饰图案,鸡仔花是主要纹饰,均见于男女服装,体现出对鸡的崇敬。

    南丹瑶族男子便衣为蓝黑色立领对襟衣,胸前两侧各绣一个鸡仔花图案;裤子则用白布做成,长度刚过膝盖,裤脚用黑布镶边。南丹瑶族男子盛装的上衣外沿都用蓝布镶边,腰部两边和背部下沿绣有鸡仔花和米字纹图案。南丹瑶族男子白裤的膝部绣有五条红色花纹,民间相传这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

    南丹瑶族女性夏装的上衣称为“褂衣”,为前后两块方布缝合而成――前为纯色黑布,后则用染、绣手法做成各种图案;冬装上衣一般为右衽,袖服,无扣。不分冬夏,南丹瑶族妇女下身均着蓝色及膝的百褶裙,裙面用树汁画染成三组环形图案,裙边用红色无纺蚕丝片镶边。南丹瑶族妇女服饰的上衣和裙子都采用独特的树汁染技术。

    无论刺、绣、镶、染,其物态形式均已成为一种民族的文化符号,表达了南丹瑶族的生活意趣和特定的文化意念,在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广西贺州市地处湘、粤、桂边境五岭余脉山区,是中国瑶族的主要聚居区。贺州瑶族服饰分过山瑶、土瑶、平地瑶三大类。其中,过山瑶服饰仅头饰就分尖头、平头、包帕等三类七种。如,尖头又分塔式、斜形、小尖头;平头又分包锦、缠纱;包帕又分单帕、重帕。

    贺州瑶族服饰的图案纹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的历史特征。如大量的动物纹和植物纹,反映了瑶族从渔猎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过渡;大量的人形纹及“”字纹,体现了瑶族的原始宗教崇拜和佛道文化对瑶族的深刻影响。另外,贺州瑶族服饰还反映了瑶族人的年龄、婚否、爱情及社会地位等状况。研究和保护瑶族服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瑶族盘王节

    瑶族盘王节源自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歌会。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并逐渐发展为盘王节。今天的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过山瑶的“盘王节”,又称“还盘王愿”,有单家独户举行的,也有全村人举行的。盘王节的限期包括三天三夜和七天七夜两种,其仪式主要分两大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请圣、排位、上光、招禾、还愿、谢圣”,整个仪式中唢呐乐队全程伴奏,师公跳《盘王舞》(《铜铃舞》、《出兵收兵舞》、《约标舞》、《祭兵舞》、《捉龟舞》等);第二部分是请瑶族的祖先神和全族人前来“流乐”,流乐的瑶语意思是玩乐。这是盘王节的主要部分,恭请瑶族各路祖先神参加盘王节的各种文艺娱乐活动,吟唱表现瑶族神话、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内容的历史长诗《盘王大歌》。流乐仪式一般要举行一天一夜。

    盘王节仪式由4名正师公主持,各司其职,还愿师、祭兵师、赏兵师、五谷师,每人1名助手,共8人,此外还有4名歌娘歌师、6名童男童女、1名长鼓艺人和唢呐乐队参与盘王节。其传承方式以师承和家传为主。

    盘王节作为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大众节庆活动,集瑶族传统文化之大成,是一种增强民族向心力、维系民族团结的人文盛典。

(来源:www.ihchina.com

(编辑: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