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大代表呼吁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维吾尔族喀喇昆仑山区歌舞、塔吉克族鹰舞、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维吾尔族模戳印花布技艺、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维吾尔族传统织布技艺……这些都是喀什地区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疆人民共同的宝贵文化财富,然而现在这些财富在悄然流失。
“资源流失严重,传承机制日益遭到破坏,许多传承技艺濒临灭绝,后继乏人。”3月9日日,全国人大代表、喀什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艾克拜尔·吾甫尔用“生态环境严峻”来形容喀什民间非物质文化面临的形势。
面临“严峻生态环境”的不仅是喀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和田的民族特色产业、伊犁的国家重点文物。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新疆本土特色文化发展的境遇引起了众多代表的关注,呼吁保护本土特色文化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共识。
建立喀什“非遗”保护中心
艾克拜尔·吾甫尔 全国人大代表、喀什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喀什地区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与众不同、形态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工艺技能、表演艺术类、社会风俗礼仪、自然知识类等诸多内容,数不胜数。”谈到喀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艾克拜尔·吾甫尔言语中难掩骄傲。
艾克拜尔·吾甫尔表示:“作为新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喀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喀什地区可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物力、财力十分有限,保护能力和水平仍然很低。”
通过调研,艾克拜尔·吾甫尔发现非常有必要在喀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通过中心来运作包括歌舞、手工艺、民俗等原生态艺术的传承培训,展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艾克拜尔·吾甫尔建议国家批准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对纳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从课题研究、传承保护活动的开展,传承人的保护、传承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资金扶助。
【背景链接】
喀什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4年起,喀什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组织专人开展了对全地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传承、保护、推荐、申报、立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全地区有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40人被命名为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
扶一把“已成危房”的靖远寺
富春丽 全国人大代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
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西6公里处孙扎齐牛录乡孙扎齐牛录村,有一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靖远寺。
全国人大代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富春丽描述说,整个建筑气势雄伟,布局严密,做工精细,全部采用砖木结构,雕梁画栋,把传统建筑中木雕、砖雕、彩绘、雕塑等艺术精美结合在一起,融入了戍边的生活纹饰和情节,记载着各族儿女屯垦戍边,守卫边防的历史。
“现在去是看不到的,因为已经停止对外开放了。”富春丽说,“成危房了,不敢再开放了。”
据了解,百年来,靖远寺建筑群从未整体维修过,只作了局部维修,现在基础已大部分下沉,所有墙体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四大天王殿屋脊倒塌,山墙倒塌;大雄宝殿后檐墙已倒塌,基础严重下沉;厢房山墙已倒塌,有继续倒塌的可能;关帝庙、娘娘庙大部分墙体倒塌,屋面瓦片损坏严重,门窗已损坏,基础下沉,只剩大木架支撑。
“寺庙整体损坏严重,正常情况下都有继续倒塌的可能,若遇到多雨或大风天气,可能就会遭到毁灭性破坏,到时候就真的再也看不见了。”富春丽希望国家能将靖远寺列入国家重点文物抢救性保护计划,“这是不可再生的财富,不保护好,我们愧对子孙后代。”
【背景链接】
110年的靖远寺建筑群
靖远寺建筑群建于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10年历史,现存有13座单体建筑,其中有照壁、山门、四大天王、大雄宝殿、三世殿及东西厢房,东边有土地庙,西边有关帝庙及东西配殿和娘娘庙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民族特色产业发展需国家扶持
巨艾提·伊明 全国人大代表、和田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想到若干年后,手工羊毛地毯、艾得莱斯绸等代表和田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可能彻底从人们视线中消失,全国人大代表、和田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巨艾提·伊明心情很沉重,“民族特色产业在和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政府也一直着力给予扶持,由于迫于经济发展滞后,效果十分有限。有的民族手工技艺已濒临灭绝。”
巨艾提·伊明介绍说,和田财政自给率不到7.45%,各项事业基础薄弱,对民族特色产业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资源始终无法很好地去开发、利用和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次,巨艾提·伊明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扶持和田地区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呼吁国家能从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对和田地区民族特色产业采取特殊扶持政策,设立国家扶持和田地区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并在税收方面对和田民族特色产品生产企业采取免税或先缴后返还的方式,以此促进和田民族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背景链接】
和田地区民族特色产业
手工羊毛地毯、艾得莱斯绸、桑皮纸等是和田地区民族特色产业,有着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区内外乃至国际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和较高的声誉。目前,这些产业日渐萎缩,有的民族手工技艺甚至已濒临灭绝。
(来源:乌鲁木齐在线,作者:苏军亚)
(编辑: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