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6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八   
京杭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成效初显隐忧尚存
作者:1336 创建时间:2008-10-24 13:29:21

京杭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

成效初显隐忧尚存

    连日来,记者一路随“BMW2008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沿京杭大运河采访,途经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大运河流经地区,了解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国家先后公布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文化遗产日”的确立,京杭大运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受到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保护成效初显;然而,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令人担忧。

    丰厚:源远流长 古风犹存

    在此次文化之旅的首站天津,我们见到了杨柳青年画霍派第六代传人霍庆有――这位目前唯一能集勾、刻、刷、画、裱五大工艺于一身的传承人告诉我们,杨柳青年画的发展与大运河息息相关。元朝时,民间雕刻艺人霍玉堂为避难来到杨柳青,并以刻印门神、灶王等为生,杨柳青的人们争相模仿。到明朝永乐年间,正是大运河的重新疏通,把南方精致的纸张和水彩带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了极大发展,奠定了杨柳青年画后来盛极一时的基础。

    山东的聂家庄泥塑是“高密三绝”之一,曾有“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的民谣流传。当在山东省博物馆的展厅里见到泥塑的小老虎时,人们不禁为它大胆夸张、高度写意的造型而惊叹,桃红与大绿的搭配凸显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将小老虎的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浙江杭州的拱宸桥畔,当观看了拉洋片、箍木桶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贺学君感慨道:“大运河广场、拱宸桥和周边的古建筑相得益彰,展现出这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而桥下的驳船和周围的居民,让人感觉到如今大运河依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里可以说得上是一条运河文化长廊了!”

    坚守:薪火相传 矢志不渝

    在江苏邳州,记者见到了纸塑狮子头和邳州蓝印花布工艺的唯一传承人石荣圣和王如坤。这两项曾经盛极一时的民间工艺,如今已分别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的“非遗”保护名录。纸塑狮子头工艺的传承人石荣圣,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纸塑狮子头是集雕塑、裱糊、扎制、绘画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石荣圣老人的独子石伟和儿媳,虽然也能帮助父亲做几道工序,但真正熟练掌握这项工艺的只有石荣圣一人。

    同样,邳州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如今也只有传承人王如坤一人能熟练掌握,而王如坤家的染坊,则是染制邳州蓝印花布的唯一作坊。“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呀,到我这儿已经是第六代了,丢了太可惜啦。”当记者问是何种原因让他独守这门看似过时的民间手艺时,王如坤动情地说。

    创新:妙思奇招 力促传承

    白蛇传的古代传说,如今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在江苏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BMW2008中国文化之旅”车队的成员见到了展室中陈列的各种以白蛇传传说为题材而设计制作的工艺品――惠山泥人、邮票拼贴画、黄杨木雕、乱针绣,等等,几乎囊括了江苏、浙江等地所有的民间手工艺种类,形式独特而又异常精美。当大家为这些工艺品所展现出的精湛技艺、巧妙构思而连连赞叹时,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副馆长金璐明说,这些陈列品全部是该馆从一次工艺大赛中征集而来的,有许多作品还是工艺美术大师特意为大赛设计制作的。

    “曾经有人出价10万元,我们都没有卖,这可都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呀!”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白蛇传传说,只有7个人的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多次下乡收集有关白蛇传各种版本的民间传说,还举行了以白蛇传为主题的“嘴上功夫”和“手上功夫”大赛等活动,不仅丰富了馆藏艺术品,还收集到了不少珍贵的资料,对于白蛇传的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困惑:保护发展 孰重孰轻

    无锡惠山泥人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其中的《手捏戏文》和《大阿福》名满天下,被视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惠山泥人的工艺师们与时俱进,不断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同时也实现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但是,记者在同一些惠山泥人工艺师的交谈中,也感觉到了一些隐忧。有工艺师反映,惠山泥人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得到了有关各方的重视和扶持,但扶持对象仅限于少数几位国家认定的大师及其新招收的学徒,而一些制作骨干却还是要依据作品销售数量获取报酬,这使他们产生了后顾之忧,难以安心创作。此外,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制作泥人所必需的原材料――惠山黑泥存量日益减少,成为制约惠山泥人保护和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参观苏绣制作工艺时,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面临着版权纠纷和商业侵蚀两大窘境,极大地制约着苏绣的保护和传承。一方面,苏绣制作常以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为蓝本,这有可能导致绣品侵犯原创者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长期照搬他人作品,也使苏绣渐渐失去了自身的创新机能。此外,过度的商业开发以及文化生态的逐渐改变,令苏绣逐渐失去了其本身固有的特征,更多地成为一种单纯的技艺沿袭,而非文化内涵的传承。其实,除苏绣之外,“非遗”项目也存在过度开发之嫌。本来,适度开发是为了保护,但是一味地迎合市场,就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自身的文化本真,同时也丧失了生命力。

    是发展还是保护,怎样发展又怎样保护,这是一个需要“非遗”保护工作者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或许更重要的是对“非遗”生存土壤――社会文化生态的重视和保护。正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所说:“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护项目本身,更要保护其独有的文化特征以及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这才是‘非遗"保护的根本之道。”

    来源: www.ccdy.cn 作者:焦雯

编辑: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