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33期:2019年4月15日—4月28日
本期信息一览:
▲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揭晓
▲ 2019年度首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沪开班
▲ 河北举办全省“非遗+扶贫”国家试点交流对话活动
▲ 浙江推进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创新发展会议在温州召开
▲ 湖南渔鼓传承保护展演活动在常德举行
▲ 湖南出台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兰州交通大学驻临夏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挂牌仪式在甘肃临夏举办
▲ 浙江非遗生活馆亮相第14届中国(义乌)文交会
一、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揭晓
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明确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口号为“见人见物见生活”“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非遗保护,你我同行”。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在广州市联合主办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展示体验活动”,邀请40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参加,形式包括展览、展演、座谈、论坛活动等。(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
相关链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二、2019年度首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沪开班
4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人才培训交流中心承办的2019年度首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上海开班,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领导出席开班仪式,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的91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班为期一周,重点围绕非遗保护的政策理论、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品牌推广与网络营销等内容,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教学与学员沙龙等形式开展培训。据悉,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前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一次轮训。(来源:“上海文广培训交流中心”微信公众号)
相关链接:2019年度首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沪开班
三、河北举办全省“非遗+扶贫”国家试点交流对话活动
4月25日至26日,河北省“非遗+扶贫”国家试点交流对话活动在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举办。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领导,省内各地市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同志,及“非遗+扶贫”相关企业、典型案例代表等近百人参加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实地考察、签约仪式、经验交流三个部分。在交流对话活动中,相关机构代表就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以及非遗项目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期,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恭王府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启动筹建。(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四、浙江推进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创新发展会议在温州召开
4月17日,2019年浙江省推进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创新发展会议在温州召开。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领导,各设区市、部分县(市、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省非遗保护专家、高校非遗研究基地、非遗传承人等代表及新闻媒体记者120多人参加会议。会上,温州市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各市交流了做好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工作思路。会议充分肯定了2018年全省非遗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非遗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发布了《新时代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温州共识》。(来源:“浙江非遗”微信公众号)
相关链接:2019年浙江省推进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创新发展会议在温州召开
五、湖南渔鼓传承保护展演活动在常德举行
4月18日至21日,“鼓舞新时代”2019年湖南渔鼓传承保护汇报展演在常德市举行,来自湖南6个市州以及安徽、广西、江西、河南、湖北5省区的48个渔鼓节目参加展演。本次展演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作为学术支持单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旨在全面展示湖南渔鼓保护成果,加强湖南各地渔鼓艺人的艺术交流,总结湖南渔鼓保护传承经验。展演分传统作品和新创作品两部分进行,共举办7场展演活动。展演期间还举办了以“湖南渔鼓的传承与振兴”为主题的湖南渔鼓传承保护研讨会。(来源:“文旅湖南”微信公众号)
相关链接:湖南渔鼓传承保护展演活动在常德举行
六、湖南出台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4月19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计划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五个方面进行了规定。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湖南省传统工艺传承、创新发展水平将显著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从业者收入以及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也将得到明显提升,为文旅强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来源: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相关链接:湖南出台传统工艺振兴计划5月1日起实施
七、“兰州交通大学驻临夏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挂牌仪式在甘肃临夏举办
4月23日上午,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兰州交通大学、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兰州交通大学驻临夏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挂牌仪式在临夏州文化馆举行。甘肃省文旅厅非遗处、兰州交通大学等相关机构的领导和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挂牌后,兰州交通大学工作团队将开展实地调研、产品设计等相关工作,深入挖掘临夏砖雕和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的文化内涵,帮助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升设计水平和产品品质,进一步促进当地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和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
八、浙江非遗生活馆亮相第14届中国(义乌)文交会
4月27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义乌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中义国际会展(义乌)有限公司承办的第14届中国(义乌)文交会浙江非遗生活馆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E1馆开馆。本届活动以“享文化、乐旅游”为主题,以非遗衍生品(非遗产品、作品)为内容,以“非遗+、非遗家、非遗嘉”为主线。非遗展示分为会展序厅特展和生活馆两个区块。序厅浙江非遗特展由木版水印技艺、乐清细纹刻纸等17个项目组成。浙江非遗生活馆通过活态展示和静态展陈的方式,从文化地理的角度,设置山魂、海韵、泽被、家园等四大板块。此外,非遗生活馆还设有非遗大舞台,开展浙江省戏曲类非遗项目系列展演,将有来自杭剧、甬剧、越剧、瓯剧等剧种的20多个节目登台亮相。(来源:“浙江非遗”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