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泉水大联欢(闭幕式)在济南百花剧院举行。在泉水大联欢的欢腾之中,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落下帷幕。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廷琦、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强、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桂英、济南市政协副主席毕筱奇出席闭幕式,并为非遗传承人代表颁发了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参演证书。
图1 山东琴书《亲家亲》 表演者:姚忠贤 杨珀 王晓良 傅丰仪
在闭幕演出中,布依族八音坐唱、山东大鼓、相声、湖北评书、陕北道情、山东琴书等多种传统曲艺形式的表演艺术家、传承人联袂演出,集中展示了济南“曲山艺海”的深厚底蕴以及各地曲艺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在“曲艺大联欢”“泉水大联欢”的欢腾之中,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落下帷幕。
图2 相声《京剧漫谈》 表演者:王谦祥 李增瑞
图3 现场观众
曲艺周期间,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131个曲艺项目进行了展示,492位曲艺类非遗传承人参加演出。5天里,128场惠民演出在济南各大剧场、书场、社区、景区和学校上演,惠及群众3.7万人。各界媒体对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84家媒体发布了有关新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直播间》《晚间新闻》等栏目播发了专题报道。开幕当天,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微博主话题“一起学曲艺”阅读量近3100万次。抖音等15家直播平台对开幕演出进行了直播,累计910万人次观看。各大网络媒体也通过新闻、专题等形式参与了宣传传播。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的举办既是推进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重要举措,也是以民族曲艺的传承繁荣发展向祖国70华诞献礼的具体行动。本次活动既充分展示了我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践行着曲艺类非遗融入人民生活的“活态保护、活态传承”理念,又融合了现场交流展演和线上传播手段的双重创新,最大化实现了研究、交流、传播、惠民价值,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构筑了全国曲艺传承人相互交流、切磋、学习的综合性平台,有效推动了全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