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51期:2020年8月17日—8月30日
本期信息一览: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培训班(四川)在成都举办
▲ 2020年“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培训在昆明举办
▲ 河北省“消夏书场——传统曲艺展演”活动举办
▲ 第12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新闻发布会召开
▲ 河北省非遗旅游地图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 云南公布十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 2020山东非遗+旅游文创大赛启动
▲“格物匠心——福建传统工艺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培训班(四川)在成都举办
8月23日至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和旅游部四川培训基地(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协办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培训班(四川)”在成都举办,65位来自四川19个市州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旨在使各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责任担当,依法履职,发挥好国家级项目保护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此次培训通过理论授课、互动交流等方式,课程不仅涵盖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宏观概述、应知必会,还有法律法规、操作指南,更有传播推广、记录保存等非遗保护各项具体业务梳理和实践案例分享,此次培训促使相关学员和保护单位强化理论素养,找准保护路径,交流做法经验,提升传承效能。(来源: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官网、“四川非遗”微信公众号)
二、2020年“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培训在昆明举办
8月18日至21日,由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举办的2020年“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培训在昆明举办。来自怒江州非遗中心、西双版纳州文化馆(非遗中心)、丽江市非遗中心及相关县文化馆(非遗中心)的非遗保护工作者以及承担普米族、怒族、基诺族、独龙族4个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执行团队的项目负责人、学术专员、导演及其他相关人员共计6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口头传统记录的理论与方法授课、相关地区和民族口头传统传承发展现状交流等。
“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是一项由国家图书馆、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组织推进的记录典藏工作。该计划是对以民族语言和方言为载体,以各种民俗节庆活动为应用场合,以各种艺术形式为表现形态的口头传统进行系统性地记录与典藏的工作,其目的是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保存,对民族的记忆进行传承。(来源:“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
三、河北省“消夏书场——传统曲艺展演”活动举办
8月18日至24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承办的2020河北非遗大观园系列活动“消夏书场——传统曲艺展演”在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举办。活动分为传统曲艺唱段展演和长篇书会两部分,展演精选河北省国家级、省级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京东大鼓、乐亭大鼓、木板大鼓、西河大鼓、梨花大鼓、磁县坠子等进行现场表演,多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展演。演出曲目主要有《杨宗英下山》《“奉承鬼”过堂》等精彩唱段,以及《三侠五义》等长篇大书,每天三场,连演七天。此次展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拓展了观众观演渠道,提升了省内曲艺类非遗项目的可见度。(来源:“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四、第12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新闻发布会召开
8月24日,第12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新闻发布会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本届博览会(工艺周)将于9月10日至30日举办,以线上举办方式为主,博览会以“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运用互联网,结合3D建模、云直播、VR展示等信息化技术,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进一步强化非遗活态展示、互动体验等特点。本届博览会(工艺周)将围绕“共筑文化高地,共享文化生活,共谋文旅融合,共促文化消费”展开,在线上呈现“展、论、赛、评、购”的形式,通过开幕式、展览、沙龙、视听、电商、闭幕式等六大板块,延展出十二个子目内容。同时,举办第五届“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将邀请国内外50余名嘉宾通过线下与视频同步进行的方式,以人文视角探讨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思考非遗保护的社会使命。(来源:“浙江非遗”微信公众号)
五、河北省非遗旅游地图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近日,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下,由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编印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正式付梓。该地图作为集“赏、学、听、品、购、娱”为一体的河北全域非遗旅游指南,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思路,着力提升非遗保护水平和旅游体验质量,为“京畿福地·乐享河北”品牌注入历史文化要素,以非遗助力河北旅游发展。
该地图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全图分正反两面,包含非遗旅游手绘地图、非遗小知识、旅游目的地等板块内容,以河北知名的旅游景区景点为依托和重点,将适于、易于参观体验的非遗项目、非遗场所、体验区、专题博物馆等融入旅游、绘于地图;电子版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查阅,汇集了各非遗旅游目的地的人文、体验、空间、时间、交通、设施等信息,为游客提供多样性、差别化、个性化的导游服务指南。(来源:“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六、云南公布十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8月27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云南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的通知》,推出包括“滇西·丝路云赏之旅”“滇西·艺美云南之旅”“滇西北·茶马古道之旅”“滇中·云境探秘之旅”等在内的10条云南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旨在推动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通知》要求全省各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巩固和壮大非遗保护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合理利用代表性项目保护地非遗资源,加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打造,提升云南旅游线路文化品位,塑造高质量文化旅游品牌。(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七、2020山东非遗+旅游文创大赛启动
近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承办的“2020山东非遗+旅游文创大赛”启动。此次大赛主题为“非遗创造美好生活”,赛事流程分为新闻发布会、推介与作品征集、评选评审、颁奖暨成果展览四个阶段。其中,推介与征集时间为2020年8月28日至11月5日,评选评审时间为2020年11月至12月,大赛颁奖暨成果展举办时间为2021年2月4日。
根据山东省非遗资源实际和市场培育情况,本届大赛所有创作作品围绕非遗十大门类进行,包括传统工艺、表演艺术、民间传说三大主题方向。作品征集类型分为非遗创新传承类、非遗创意衍生设计类、非遗传播产品开发类三类。(来源:“文旅山东”微信公众号)
八、“格物匠心——福建传统工艺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2020年8月30日,“格物匠心——福建传统工艺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承办,福建博物院协办。展览分为“艺韵百态”“工致精巧”“千文万华”“石以名志”“东方神韵”五个单元,系统呈现出不同时期不同门类的工艺美术作品200余件(套)。福建传统工艺是福建传统文化的缩影,此展览以福建博物院馆藏文物为基础,辅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同时还汇集了十余件福建当代工艺美术家新近创作的作品,展览位于国家博物馆南2展厅,展期预计两个月。(来源:“国博君”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