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57期:2020年11月16日—29日
▲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座谈会在山西太原召开
▲ 非洲国家非遗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研修班在北京举办
▲ 表演艺术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后继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
▲“中国活字印刷术”履约实践十周年系列活动在瑞安举办
▲ 青海西宁非遗精品展示月活动在北京举办
▲ 2020年漆艺传承发展联盟年会在荆州召开
▲ 云南省第二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在蒙自举办
一、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座谈会在山西太原召开
2020年11月26日,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座谈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增强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黄河文化“根和魂”的重要地位;延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挖掘弘扬时代价值,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促进黄河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文化和旅游部系统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即将印发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着力推动加强黄河文化研究阐释、开展考古发掘和资源调查、加强文物保护、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和演出演播、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发展沿黄地区文化产业、提高黄河文化国际影响力八项重点任务落地生根,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共创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下一步,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文物部门要加强组织实施,落实工作责任,健全规划体系,抓好重点项目,加强部省合作、区域协同,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坚强有力保证。同期,座谈会还举办“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黄河流域文物考古保护利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四个主题研讨交流活动。(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
二、非洲国家非遗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研修班在北京举办
2020年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线上非洲国家非遗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举办,毛里求斯、坦桑尼亚两国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共31人参加。此次会议以网络直播方式进行在线讲座与研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故宫博物院、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世界旅游联盟等机构和组织的专家学者将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故宫文旅融合发展”“疫情背景下旅游智慧化转型”“作为游客体验对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与两国学员深入交流。此次研修班在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中非双方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发展共同体的背景下举办,研修班将持续至12月4日。(来源:中国文化网)
三、表演艺术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后继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
2020年11月19日,表演艺术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后继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2012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能体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原则和目标的计划、项目和活动,2020年是该计划的收官之年。本次活动重点围绕后继人才培养、非遗进校园和涵养演艺生态三个话题展开研讨。会议指出,福建木偶戏等项目的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在后继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群体不但是后继人才培养的基础,而且是可持续保护传承利用的关键。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艺术司,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同志,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相关社区、群体和专家学者代表等参与活动。(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四、“中国活字印刷术”履约实践十周年系列活动在瑞安举办
2020年11月28日、29日,“中国活字印刷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履约实践十周年系列活动在瑞安举行。此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温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印刷博物馆主办。活动内容包括“中国活字印刷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履约实践十周年纪念大会、浙江省非遗旅游景区授牌仪式及中国印刷博物馆瑞安分馆授牌仪式等。此次系列活动的举办旨在集中展示“中国活字印刷术”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十年的保护实践成果,进一步梳理和挖掘活字印刷术保护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来源:“瑞安文旅体资讯"微信公众号”)
五、青海西宁非遗精品展示月活动在北京举办
2020年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西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 “三山湟水间·花儿与少年”青海西宁非遗精品展示月活动在北京恭王府举办。本次展示月活动以“河湟遗韵·西陲安宁”为策展主题,以“三山湟水间·花儿与少年”创意主线,分“莲花山·塔尔寺·民族繁荣之花”“老爷山·湟水畔·民族团结之花”“日月山·古道边·民族融合之花”三个板块,集中展示了西宁贤孝、青海花儿、湟中堆绣、湟中银铜器及鎏金技艺等近30项非遗代表项目。展示月活动将持续至12月下旬。(来源:中国新闻网)
六、2020年漆艺传承发展联盟年会在荆州召开
2020年11月22日,第二届漆艺传承发展联盟年会在湖北省荆州市召开。本次活动是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业务指导下,由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及传承人、从业者代表围绕传承发展大漆工艺进行了交流发言,日韩漆艺专家则通过视频进行了交流发言。会议同期还举办了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来源:“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微信公众号)
七、云南省第二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在蒙自举办
2020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红河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承办的云南省第二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在红河州蒙自市举办。本届汇演旨在培育壮大传统戏曲人才队伍,展示非遗保护成果,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共有滇剧、彝剧、白剧、傣剧、壮剧、花灯戏、关索戏、大词戏、皮影戏、佤族清戏、端公戏、白族大本曲等14个剧种、7个曲种共36个剧(节)目参演,涵盖云南省级以上传统戏剧曲艺类非遗项目23个。来自全省14个州(市)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和州(市)院团、剧团及民间剧社演职人员700余人参加了此次汇演,共有4场室内演出、3场室外演出及3场评委评议会。(来源:“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 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