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是文化和旅游部自2015年起正式启动的专项工作,旨在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丰富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记录工作由各地非遗保护中心具体组织实施。截至2020年度,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已组织开展46位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记录工作现场工作照
为进一步提升记录工作质量,及时发现、整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成果提交及后续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2021年8月5日,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启动“2020年度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自评估会议”,分批对2020年度开展的娄楼、蒋法杰、李正丙、李龙斌、李家莲、洪观清、武道芳、唐茂华、冯国华9位传承人的记录成果进行评估审阅。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邀请著名文化学者、文艺理论家唐跃、安徽省艺研院院长、一级编剧李春荣等专家到会指导。各位专家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试行本)的有关要求,对每位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综述片、工作卷宗等记录工作成果进行了审阅,并从学术质量与完成度,技术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非遗中心将继续与实施团队密切配合,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完善,按时、高质量提交记录成果。
评估会议现场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汪顶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谢险峰、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宋磊、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戴宝宽以及参与记录工作的项目实施团队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