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立夏
小吃制作技艺(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
项目序号:1522
项目编号:Ⅷ-276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湖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长沙市
保护单位:长沙饮食集团长沙火宫殿有限公司

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是主要流传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种传统小吃制作技艺。长沙水运便利、商业发达,盛产制作臭豆腐所需的香菇、鲜冬笋、黄豆、紫苏等农作物。座落于长沙市坡子街的火宫殿,源起于供奉火神祝融的火神庙,有着440余年历史,历来香火鼎盛。坡子街一带商业繁荣,人文荟萃,火宫殿广阔的庙坪里因而聚集了不少小吃经营者挑担摆摊、搭棚立灶,为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火宫殿臭豆腐是湖南最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之一,是以白豆腐为主料,经特制卤水浸色渗味、油炸后蘸食的豆制品。火宫殿臭豆腐形方色黑,以臭命名,开中华饮食文化之特例。制作火宫殿臭豆腐要经过制卤、制坯、浸泡、炸制、制汤5个步骤30余道工序。制卤宜在冬季,以鲜冬笋、香菇、紫苏、浏阳豆豉等入冬水熬汁,加曲酒后入池经年发酵;制坯宜用颗粒饱满、水分含量高的东北大豆,制成长宽5厘米、厚1厘米的白豆腐;浸泡则是将白豆腐置于卤水中浸润2至6小时,确保色泽和气味充分渗透;炸制则以茶油为佳,油温、火候、炸制时间需精准掌控;制汤以辣椒、蒜米等为主料,最是鲜香。成品火宫殿臭豆腐外表漆黑如墨,内芯素面朝天,表皮焦脆如酥,肌里软嫩如绒,初闻臭气扑鼻,细品鲜香诱人。配以汤汁食用,臭香、鲜香、辣香盈鼻,焦脆、细嫩融于一腔,汤汁溅溢横流,让人牵肠挂肚。毛主席在长沙求学时就爱吃火宫殿臭豆腐,1958年到火宫殿再次品尝,依然赞赏有加。

火宫殿臭豆腐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同治年间,为湖南湘阴县一户世代制作豆腐制品的姜姓人家无意中所创。1908年,姜家后人姜炳坤来到火宫殿摆摊经营臭豆腐,因风味别具,受到长沙市民的青睐,名气与日俱增。历史上,该技艺以师徒相承的方式代代相传。改革开放后,火宫殿对该技艺的历史起源、配方、工艺等进行了记录,同时加大了传承人培养力度,积极推动该技艺向全市、全省、全国辐射和传播,在海外也设有传承展销网点。

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承载着湖南人的乡愁,以创造性的构思、别具一格的工艺彰显着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火宫殿臭豆腐已成为长沙的饮食文化符号,并形成独立产业,年销售总值达60亿元,带动了近6.5万人就业,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276
项目名称
小吃制作技艺(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编号
Ⅷ-276
项目名称
小吃制作技艺(沙县小吃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