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湖南省文旅厅启动2020年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通查工作
来源:“文旅湖南”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2-05-12 14:32:00

5月9日至10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长沙召开2020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通查工作会议。会议组织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省曲艺家协会、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潇湘影视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对记录成果进行了评审,厅二级巡视员王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厅非遗处、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

2020年,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筹部署,湖南省文旅厅选定了花鼓戏(长沙花鼓戏)传承人李小嘉等10名记录对象,组织省非遗保护中心对传承人所掌握的项目内容、技能艺能、传承实践等情况进行了数字化记录,经过近一年的采录制作,形成了口述文字稿102万字、图片31973张、成片165小时、视频素材823小时、音频素材257小时、各类文献资料2012份。

会议现场

王鹏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延续民族文化血脉的重要方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用大民族观、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去看待记录成果的评审工作,确保记录成果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王鹏强调,要牢固树立创先争优意识,以全国传承人记录工程第一梯队为目标,把此次评审作为发现问题、补齐短板、提升质效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成果质量,加强传播推广,探索形成传承人记录工程的湖南做法、湖南经验,为湖南非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反馈评审意见

评审结束后,厅非遗处负责人组织专家向记录工作执行单位反馈了有关意见,并要求各执行单位严格按照专家评审意见切实抓好提质修改工作,确保记录内容全面、真实、准确,记录文献专业、规范、严谨,最终打磨出经得起历史检验、能得到人民认可的记录成果,更好发挥其在传播湖湘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等方面的作用,为时代和后人贡献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一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推进有关工作。

拓展阅读: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是文化和旅游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将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自身掌握的精湛技艺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保留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

截至2022年5月,湖南省已完成53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29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数字化记录工作。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