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歌圩,壮族嘹歌、剑川白曲、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共同唱响团结奋斗的时代强音;那畔舞坛,象帽舞、锅庄舞、摆手舞、赛乃舞携手跳出美美与共的盛世图景……各族儿女代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推进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社会发展的产物和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影响了不同民族交往交流的生活历史和文化实践,将各民族群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多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知识积累的共同价值融通起来,在互学互鉴的时代传承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从而更好地增进民族间的相互欣赏、相互理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保护传承各民族非遗,要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以中华文化为主干,将其自觉融入到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之中。”中央民族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林继富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凝聚人心、以文化人、精神归依的重要精神力量,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表示:“多年前很多地区没有公路,中央民族大学的老师翻山越岭,骑着牦牛去民族地区招生。一个班10多名学生就来自10多个民族。可以说,教育平等的民族政策为各民族培养了大量人才,这也是我们今天,包括非遗在内的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保护的重要条件。”
非遗在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4省区,汉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藏族、裕固族、蒙古族等都有传唱花儿的传统,至今仍以活态的方式传承,形成了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共享的民歌传承方式。这是不同文化相互渗透融合所形成的和而不同、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文化,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意识。
业界专家认为,要深入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当代人的生活连接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此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源于多元要素的共同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文化基因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复制、变异,具有跨越地域民族的特性。林继富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嵌于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族人民的文化创造权、人民的生活实践和各族人民共享的文化传统,也是保护人民的发展权。”
那么,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区域社会的特色文化资源,惠及各民族同胞?近年来,许多地区做出以多种方式探索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尝试,如非遗旅游线路开发、相关文创设计等,以此在提高人民生活福祉、走向共同富裕中实现整体发展,让多民族共享非遗发展成果,结合多民族共生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中心主任黄永林认为,尊重珍惜不同民族的非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基础。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唤起全民族全社会共同保护非遗的行动力,尤其是要引导各民族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各民族共享共创共融的气氛。同时,加强各民族之间的非遗交流,推动深层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