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7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十    
“非遗+城市” | 津门非遗过龙年 彰显城市人文韵
来源:“天津非遗中心”微信公众号 作者:闫丽祥 创建时间:2024-03-01 10:11:00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当一张张年画贴起,一道道花会舞起,独具特色的津味年便随着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非遗展示活动,彰显着天津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

从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和平区政府指导下,由天津城投集团、天津旅游集团主办,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的“画中年——津门非遗过龙年”,在津湾广场隆重举行,贯彻落实“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打造一场以海河为“弦”,以城市为“幕”的文化盛宴。

以文化人——让传统年画走进现代生活

年画作为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中华民族朴素的风格和淳朴的信仰,寄托了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津湾广场此次春节特开展“画中年——津门非遗过龙年”主题活动,将传统年文化中的“年画”部分进行着重展现,汇集了杨柳青、桃花坞、绵竹、武强、杨家埠、新绛、东丰台、朱仙镇、徐州,九大年画知名产地、风格不同的年画45幅。以国风国潮焕新传统年画呈现形式,融合展、学、游,让大众在游览观展中重新认识年画的文化内涵。

以文惠民——用“天津礼物”传递津城祝福

天津葫芦、津门贡掸、天津糖画糖人、手工戏曲鞋靴、马家药糖、传统茶汤等,一个个精湛的非遗展示技艺吸引着大众驻足观看,彰显着天津这座城市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城市魅力。


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到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静下心来,品味那些世世代代口耳相传才得以保存的手工技艺。它们或巧夺天工,或精美绝伦,或饱经历史的沧桑,这样的每份礼物既是非遗的文化传承,又是天津文化自信的体现。

以文润城——以非遗为抓手彰显天津性格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能让城市更具吸引力和创造力。此次春节节点,一道道独具天津特色的民间花会更是在津湾广场精彩上演,彰显着天津这座城市的人文韵味。


初一下午,“翔云龙灯会”舞龙舞狮及“挂甲寺庆音法鼓”在津湾广场海河亲水平台上演,传统的演出形式拉满津城春节氛围。

演出开始,传承人手举木棍撑起彩色布龙,随锣鼓声表演出如“龙摆尾”、“金龙蟠玉柱”等动作技巧。形象生动逼真,气魄宏伟,受到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不少观众表示“这样的舞龙表演才是中国春节该有的样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手持霸王鞭、太平鼓、挎鼓等道具的东于庄同乐花鼓,在津湾广场盛大演出,演员们运用丰富的舞姿动作和道具,边唱边舞,令人赏心悦目。随后演出的群英武学社重刀武术,长2.5米,重150斤左右的大刀在传承人手中翻转自如,动作刚柔并济,时而惊险刺激,时而行云流水。


津湾广场作为天津的城市名片,是天津开放包容的代表,浪漫的法式建筑群彰显天津的中西交融。在津湾广场开展传统非遗活动,是深刻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努力塑造城市文化符号,增强城市特色和活力的生动体现。

以文兴业——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人文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


本次“画中年”活动,津湾广场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创新,以“百子迎福”龙年礼盒、豫园非遗龙头帽、“天津之眼”卡通形象纪念邮票为代表的京津沪三地文化载体,春节期间在津湾广场多点位发售。此次三地首发的品牌产品,为津湾广场的文旅产业发展开拓了新思路,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创新文化表现形态,助推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