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16期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2018-08-27 17:46:00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6期:2018年8月13日—8月26日


本期信息一览:

  ▲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 第四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 山西非遗博览会“大美太行”活动启动

▲ 云南发布《云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行动计划》

▲ “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系列丛书出版发行

▲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保护传承座谈会在杭州举办

▲ “银绣染[美丽]生活——多彩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对话”活动在贵阳举办

▲ 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通查工作会议召开

▲ 江西省非遗知识竞赛启动


一、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8月21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等方面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本届博览会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为主题,将于9月13日至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此次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博览会的办会理念、特色和主要内容,本届博览会设立了展演板块、展览板块、比赛板块、体验板块和论坛板块五大活动板块,全面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分织绣印染、陶冶烧造、编织扎制、制茶酿造、印刷刻绘、家具文房、中药炮制、雕刻塑造等8个主题;创新办会模式,实现办会场地“一馆多点”,主会场设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同时开展“非遗社区行”、“非遗校园行”、“舌尖上的非遗”、“非遗的世界”等系列活动。(来源:“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微信公众号)

相关链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二、第四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8月18日,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第四届“弘扬经典 铸造辉煌——2018·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双年展已经成功举办三届,成为代表我国当代工艺美术最高水平的国家级公益型制度性展览。本届双年展主题为“弘扬经典·铸造辉煌”,分“承古启今·巧夺天工”、“薪火相传·演绎华彩”两大篇章,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多件参展作品分布于八个展厅,其中既有已故老艺术家的作品,也有当代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的作品,还有中国工艺美术馆的部分藏品,涉及新中国成立至今各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代表作。8月1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经典的力量”工艺美术专题学术研讨会同期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对中国工艺美术创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双年展将持续至9月2日。(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

相关链接:第四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三、山西非遗博览会“大美太行”活动启动

8月16日,由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等主办的首届山西非遗博览会“大美太行”系列活动在山西省晋城市启动。该系列活动是山西非遗博览会“长城博览”、“黄河之魂”、“大美太行”三大板块之一,包括“梨园新秀”山西青年戏曲演员展演、“歌颂新时代”曲艺大赛、“太行风情”传统美术展示、“山西味道”传统美食展销等。(来源:中国文化报)

相关链接:山西非遗博览会“大美太行”活动启动


四、云南发布《云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行动计划》

近日,由云南省文化厅、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共同制定的《云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获云南省人民政府通过。《计划》提出了建立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壮大传统工艺传承人队伍、加强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培训、加强传统工艺有关学科专业建设与研究等九项主要任务,并在加强协作配合、完善政策支持、加强金融服务、整合社会力量、强化督导检查五项保障措施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相关链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云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


五、“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系列丛书出版发行

日前,“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系列丛书(第二批18册)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标志着由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负责编撰的《大平调》《大弦戏》等“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系列丛书(共29册)全部完成。为抢救性保护河南省珍贵的稀有剧种,河南省文化厅启动实施了“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由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负责丛书编撰。该系列丛书采用“剧种志”的方式,为每一个稀有剧种出版一部图书,不仅从剧目、音乐、表演等方面对稀有剧种的艺术层面进行了详尽搜集、整理和记录,而且从文化层面对稀有剧种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丰富文化基础。(来源:中国文化报)

  相关链接:“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系列丛书出版发行


六、“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保护传承座谈会在杭州举办

由浙江省文化厅指导、中国丝绸博物馆主办的“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保护传承座谈会于8月17日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2009年,“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相关专家、传承人、保护单位相聚一堂,主要就该项目保护传承的现状和对策展开研讨,重点交流了项目保护措施、保护经费、传承传播等方面问题,对有效促进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保护的交流、互动和合作具有积极意义。(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相关链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


七、“银绣染[美丽]生活——多彩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对话”活动在贵阳举办

8月18至19日,由贵州省文化厅主办的“银绣染[美丽]生活——多彩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对话”活动在贵阳举办。本次活动围绕贵州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工艺理念,探讨了如何丰富贵州传统工艺产品的题材和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培育工匠精神和知名品牌。活动期间,共举行“银[美丽]生活”、“绣[美丽]生活”、“染[美丽]生活”三场对话会,共有15名非遗传承人和优秀研培学员发言,15名专家教授、企业家和设计师进行评议。(来源: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

相关链接:银绣染[美丽]生活——多彩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对话活动在贵阳举办


八、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通查工作会议召开

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通查工作会议于8月22日至24日在南京召开。江苏省文化厅非遗处、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及各设区市文广新局、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江苏省2016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的12个项目进行了通查,对项目团队和相关人员进行了工作培训。此外,会议还听取了2017年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汇报,部署了2018年度相关工作。(来源:“江苏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九、江西省非遗知识竞赛启动

近日,由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主办的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正式启动。该竞赛分县(市、区)级初赛、片区(分南、北两个片区)复赛和省级决赛三个环节,参赛对象包括非遗研究保护工作者、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群、非遗爱好者等。8月22日,南昌市非遗知识竞赛决赛在南昌群星剧场举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进贤县文化馆代表队凭借出色表现最终获得南昌赛区的第一名。(来源:江西省文化厅官方网站、南昌市新闻网)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