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13期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2018-07-16 14:42:00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3期:2018年7月2日—7月15日

本期信息一览: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师资培训班在杭州举办

▲ 2018年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在京举行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发布

▲“长江边的非遗故事——中国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捷克举办

▲“2018中国·台江苗族独木龙舟节”在贵州台江举办

▲ 江浙沪2018剪纸艺术大赛优秀作品交流巡回展(南京站)开幕

▲ 4位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去世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师资培训班在杭州举办

7月2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办,浙江省文化厅支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师资培训班”在浙江杭州开班。本次培训班对已有培训师和新晋培训师进行培训,旨在加强并扩大亚太地区培训师网络建设以满足本地区各国不断增长的非遗能力建设需求。同时,培训还就非遗保护中的性别问题、非遗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公约》全面成果框架和近期国际社会履约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挑战以及更好发挥培训师作用等内容进行讲授和讨论。培训期间,学员们考察了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昆曲和中国篆刻项目的传承保护情况。(来源:中国文化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官方网站)

相关链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师资培训班”杭州开班


二、2018年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在京举行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加强非遗传播工作,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建立非遗保护的广泛社会认同和深厚群众基础,7月3日至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承办的“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办。研修期间,有关领导、专家和媒体从业者就我国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伦理原则、非遗传播的实践与创新等主题进行了集中授课和案例分享。

5日,研修班学员集体赴中国传媒大学参加“2018非遗传播专题研讨活动”。活动现场,来自非遗保护和传播领域的学者及资深从业者,围绕非遗传播的重要意义、开展方式等内容进行了发言和讨论。中央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代表,各地非遗保护工作者代表,文化和旅游部相关直属单位代表等近百人参加研修培训活动。(来源:中国文化报)


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发布

7月6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北京、辽宁、河南、贵州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被评为优秀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自2013年启动试点至今,中央财政已累积对942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提供了资金支持,其中227项已完成验收。本次推介会对前期开展的抢救性记录工作验收情况进行了总结,公布了首批抢救性记录验收结果并颁发了荣誉证书,相关优秀成果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来到现场进行了精彩的展演展示。(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链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发布


四、“长江边的非遗故事——中国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捷克举办

7月2日,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主办,中国驻捷克使馆支持的“长江边的非遗故事——中国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捷克科林西亚会议中心开幕。活动通过丝绸之路、万里茶道、国粹京剧等10个湖北非遗故事,展示湖北的文化特色和底蕴,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汉绣、孝感雕花剪纸等14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进行了现场技艺展示。(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捷克共和国大使馆网站)


五、“2018中国·台江苗族独木龙舟节”在贵州台江举办

7月8日,“2018中国·台江苗族独木龙舟节”在贵州台江施洞古镇举行,苗族村寨的民众着盛装,赛龙舟,祈愿风调雨顺。“苗族独木龙舟节”是贵州苗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举行。施洞龙舟竞渡规模盛大,气氛热烈,赛事礼仪独具一格,是清水江流域苗族同胞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和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载体。(来源:多彩贵州网)


六、江浙沪2018剪纸艺术大赛优秀作品交流巡回展(南京站)开幕

7月11日,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京江北新区宣传部联合主办,南京市江北新区文化馆承办,南京市文化馆协办的“枫林杯”江浙沪2018剪纸艺术大赛优秀作品巡回展(南京站)在南京市江北新区文化馆正式开展。本次巡回展共展出优秀剪纸艺术品89件,展现了江浙沪剪纸艺术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精妙的艺术价值,也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江浙沪人民在创新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教育和家园生活等方面的进步和变化。巡回展现场邀请了金奖得主和南京地区的剪纸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展期将持续至7月31日。(来源:“ 江苏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相关链接:“枫林杯”江浙沪2018剪纸艺术大赛优秀作品交流巡回展(南京站)开幕式在江北新区举办


七、4位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去世

近日,四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相继离世,他们分别是: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原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余从,享年87岁;

中国著名民族学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祁庆富,享年73岁;

中国著名舞蹈史学家、教育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克芬,享年91岁;

中国著名民俗学家、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教授、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际民俗学者组织(FF)全权会员、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ISFNR)会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享年90岁。

数十年来,几位学者在各自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不辍耕耘,积淀深厚,成果丰硕。同时,他们也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了宝贵智慧和经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离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大损失,在此,对四位先生的离去表示深切哀悼。(来源:中国民俗学网等)

编辑:杜丽丽